清乾隆珐琅彩文王访贤笔筒鹰击长空竹
珐琅彩终于到最后一件了,本期仍然是料款蓝料珐琅彩山水诗文系列,只是画面多了人物故事。珐琅彩特殊的配方,使得彩料粘连性很强难以作画。所以早期珐琅彩很少有人物画面,后来改良配方才出现人物,甚至出现西方人物肖像。
由于笔筒面上绘制的是一整副山水诗文,先选一前一后两个画面展示一下。上面是文王访贤到渭水河谷,下面是山谷中有一独立小屋,一位高士居中而坐。蓝料珐琅彩主要体现的是山水诗文,人物画画处理的很虚,几乎都是远景。文王访贤是古陶瓷、木器、石雕等一切古代艺术的重要题材。民间传说“文王访贤”有两种版本,我们家喻户晓的是文王渭水河畔访姜尚,留下了著名的典故“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典故不用介绍了,人人皆知。还有一个传说是文王走到渭水河谷,食物吃完,又累又饿之际遇到一位农妇给地里干活的丈夫送饭,随后讨要食物。妇人把稀面糊让给文王,文王吃完觉得特别美味,问是何物,妇人答曰“春荒三月,青黄不接,唯有芒麦救急”,文王觉得农作物中芒麦居功至首,取名“大麦”,并留下玉带作为报恩信物。后遇大旱,颗粒无收,当年的农妇与丈夫持玉带进京寻求文王相助。文王问农妇,为什么他回京后吃的芒麦,苦涩难咽。农妇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典故“饥时糠也甜,饱时肉也嫌”。据文献记载文王听后感慨说道:“饱时不忘饥时苦,富贵常记贫贱寒”,这一典故也很有名。
这个画面应该是与访姜尚有关,也有朋友认为是“唐尧访舜”,理由是没有姜尚坐在河边钓鱼这一经典画面。这个我解释一下,文王访贤在明代和清代早期大多数都是体现“文王”,并不是“姜尚”,清晚期到民国,以至于现代更多的是体现“太公钓鱼”,这也是后来君权削弱的表现吧。而“唐尧访舜”有一个不会忽略的画片:帝尧身边一定会有娥皇女英两个女儿,因为尧访舜后,把女儿嫁给了舜,这个典故从古到今没有变化。
左上方是明代崇祯民窑青花“文王访贤”笔筒,故宫馆藏,画面左边行礼的是一个童子,姜尚也不在钓鱼应该在后面的小屋里,文王腆着“啤酒肚”,一点没有礼贤下士的感觉,如果不了解古陶瓷文化,基本上看不出来这是“文王访贤”,明代衰落能从文化上略见一斑。右边是康熙时期“文王访贤”象腿瓶,宁波博物馆馆藏。文王礼让姜尚,姜尚受礼鞠躬,画面上看得出来文王地位高于姜尚,这既体现帝王礼贤下士又体现了君比臣高。下图是民国新粉彩,画面很热闹,不像“文王访贤”,倒有点像“乾隆下江南”,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收藏最需要注意的时代特点。明代和清早期更多的是暗示帝王用人维贤的高尚,不需要突出臣子的贤才,当然姜尚钓鱼画面也有,就不一一列举。
我们放大看看具体画片,这已经是放到最大了。画面虽然寥寥几笔,但是长长的竹竿尽显文王的疲惫以及一心求贤的决心。这是中国画的特点,往往简单一笔很能传神。古人出门经常随身携带竹竿,用来探路或者测水深等等,画面中长长的竹竿显示文王跋山涉水,旁边那位矮很多的一定是侍从,这也是古画的特点之一——君臣有别。下图是一间小屋,一位高士端坐其中,前后家具,我专门请教了一位精通明清家具的藏友,他告诉我后面是“案”,一般用来抚琴写画;前面是“香几”,用来净手熏香,这是古代隐者高士的标配。
这两幅是一整个画面,下图右下的小桥和上图左下的小桥是一体的,特别美。中国古代山水画特别讲究“移步异景”,或者叫“一步一景”,这里完全体现中国画的精髓,这种画工一定是大师级的大画家才能创作。上图山顶松树遒劲挺拔,山石浑圆敦厚,虽然是蓝料却有一种“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的豪迈。飞翔的大雁与停泊的孤舟,真的是动静皆宜啊!现在再想寻到此景此境,唯有古画中了。下图“地耸苍龙”一般挺拔的松树下一巨石平台,高士定常常在此悟道对弈。每次看到这样的画面我就特能理解明代末年大收藏家吴洪裕对于《富春山居图》的痴迷,因为这样的画作能使人精神共鸣,天人合一,所以痴迷。
瓷器的御题诗仍然是雍正的“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右上方用胭脂红书写“寿古”款,跟台北故宫馆藏款完全一致,左边阳刻“山高”,阴刻“水长”,也是标准款。底是乾隆楷书款、玉璧底,底足有包浆,笔筒里面有使用痕迹,这是我收藏的所有珐琅彩瓷器中唯一一件有使用痕迹的。放大能看到刘越老师说的笔画边线比中间颜色深,因为以前文章中贴出了二十倍放大图片,这次不再贴图了,有朋友想具体了解的可以查阅以前的文章。雍正御题诗配乾隆底款,因此这件一定是乾隆刚即位时期的。最后我们再看看其他画片中的景色吧。
这是上下一整幅完整的画面,下图松树、交叉而立的垂柳、远处的小桥流水、收敛锋芒敦厚圆润的山峰与山坡无不给人一种层峦环抱、山野人家的萧瑟感。穿林渡水而来的大雁,水面一叶孤舟,船头若隐若现的是那打渔老丈,以及他远远飘来的歌声——江上飘蓬一叶舟,萧萧芦荻满船头,看君不似寻常客,何事忧伤白了头。
乾隆珐琅彩系列结束了,下一期乾隆粉彩,喜欢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