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仿官釉粉青荸荠瓶鹰击长空竹均楼
清代雍乾两朝皇帝对宋瓷非常痴迷,一心想仿出心中挚爱,补充一句:雍正喜欢宋瓷可能是真爱,乾隆只怕更多的是附会。相比前朝,雍正仿宋瓷最为神似。雍正仿官釉、仿哥釉、仿汝、仿钧釉都很成功,其中仿官釉有时能做到以假乱真。今天介绍朋友的一件藏品——雍正仿官釉荸荠瓶。
附图
雍正仿官釉有无款和有款两种。虽然仿官釉可以做到以假乱真,但是这件不会乱真,这个器型宋代没有。据唐英的《陶成纪事》记载:“一仿铁骨大观釉,有月白、粉青、大绿等三种”。也就是说雍正把仿宋官放在第一位。这里的“大观釉”,是指“大官釉”,为了区分官窑,称之为“大观釉”,我们现在叫着“仿官釉”
左边是南宋官窑四方贯耳瓶,右边是雍正仿官釉四方贯耳瓶。左边是年澳门中信的拍品,起拍价多万港币,右边是苏富比年拍品,成交价近二千万。可能有人会说两件颜色不一样,这个不是他们的区别,雍正能仿出非常像南宋官窑那样的釉面。画面上看,这两者的区别是真品南宋官窑的线条没有雍正官釉那么规整,因为烧造水平,修胎技术,以及对于火温的控制,南宋肯定比不过雍正。不过,雍正这件粉青跟我朋友的那件釉面非常相似。我们再解释一下唐英提到的“铁骨”是什么,这是指胎的颜色。南宋官窑胎土是当年杭州一带的紫金土。
附图
这是杭州馆藏紫金土,还剩这么一点点,再也没有了。紫金土并不是紫色的,古人经常用“紫金”这个词表示东西珍贵,烧出来是黑胎,露胎处的颜色是铁色,口沿因为釉面流淌而变薄,黑胎若隐若现透过釉面,颜色似黑非黑,自古一直把这一特征叫着“紫口铁足”。而雍正为了仿官釉,特地派人去杭州取了当地的紫金土,只是清代的紫金土早已不是宋代的紫金土了。所以胎土颜色还是有差别。
附图
两件都是台北故宫馆藏,左边那件真品南宋官窑花口盘的圈足,“宝用”两个字应该是乾隆刻的,这是这货表达“爱”的方式,只是这方式太粗暴,后人接受不了。如果大家喜欢,可以看看台北故宫馆藏郎世宁的那幅骏马图,乾隆在最高最中间的地方大笔一挥“神品”二字,也难怪网上经常有人吐槽乾隆土得掉渣。右边那个是雍正仿官釉,一件琮式壁瓶的圈足。两件圈足的主要区别在于:真品南宋官窑圈足是老铁的黑色,雍正仿官釉更像铁锈。图片有色差,实物更像铁锈。
这是我们这一期的雍正仿官釉圈足,近距离拍的,比上面那张更像铁锈。曾经台北故宫馆藏一件乾隆题御题诗的南宋官窑,后被证明是雍正无款仿官釉,可惜我没查到图片。台北故宫曾经也弄错了一件,后来被北京故宫发现,那是当年,如果是现在配上高科技鉴定不可能错的。从故宫提供的文献来看雍正仿官釉在胎釉结合处有一条铁锈一样的黑线,那是雍正时期修胎细致造成的。
附图
蓝色圈里面胎釉结合处就是一条铁锈般黑线。雍正修胎过于规整,多次施釉,釉水特厚与胎之间形成了这一特征。现在再看看官窑和官釉的开片有哪些不同。
左边雍正仿官釉象耳尊,这是上海正德拍卖公司的拍品,06年15万多成交。右边台北故宫馆藏,两件开片看上去很相似。我们简单介绍开片,开片是古董瓷器的术语,实际上是瓷器在窑炉烧造的时候,由于瓷器胎釉膨胀系数不同,以及掌控不好火温,造成的釉面开裂,没有深入到胎里。开片分窑内开片和窑外开片两种。窑内开片一般比较深,如果刚出窑,手摸一定戳手,这叫“开片锋利”。如果是宋瓷,经过七八百上千年的氧化,窑内的开片根本摸不出来,这也是现在仿品无法突破的一点,大收藏家王世襄先生曾经说过“时间的沉淀仿不了”,这就是时间的沉淀。雍正仿官釉的开片是人为做出来的,说白了跟现代仿品开片很像。
这是我们那件荸荠瓶的开片,光看图片就知道上手一定有手感。开片里面的黑色是染色的,现代仿品也是染色的。宋代管黑色开片叫“墨纹片”,有的可能也是做出来的,只是配方没有了,不知道怎么做的,还有一种这样的黑色开片却是时间造成的,鉴定学上叫“矿物质沉淀”,其实就是各种其他物质进去了,视觉上是黑色,显微镜下不一定是黑色。至于窑外开片,有的是出窑后不久温差的原因开片,这种跟窑内开片差不多。另一种就是时间的推移,慢慢出现的,这种有的有手感,大多数也摸不到。还有一种是出土以后,离开了原本的环境,重新进入空气中,由于热胀冷缩会再次出现开片,这种有时候可以作为鉴定标准之一。开片很复杂,以后写到宋瓷的时候再详细介绍。
看看气泡,附图
上下图片都是台北故宫馆藏南宋官窑的资料。气泡层次感很强,黑色的圆圈是死亡气泡,如果在显微镜下调整焦距,层次感会发生变化。一个大气泡会变成无数个小气泡聚集,这是王世襄先生说的“聚沫成团”,这一点到现在无法仿制。
这是雍正仿官釉气泡,大小比较均匀,也能做到聚集,但是形成不了聚沫成团,调焦的时候层次感有点变化,但是变化不大。关键是显微镜下特别干净,几乎没有土沁,宋瓷多少都会有土沁。哪怕保存环境再好都会有一点点。如果是坑出,特别是南方坑,那就是土沁颗粒物大比拼。
这是现代仿品的细节图,这是仿宋官,不是仿雍正。气泡模糊不清,界限不分明,也有一点点土沁,这一般是处理的,关键是没办法调焦,一动焦距就看不清楚,里面的淡黄色,应该是给开片染色渗入的。气泡很复杂,简单了解一下吧。
最后看一张特别比对图,两件都是现代仿品,左边叫“低仿”,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有这种印章刻模款的宋瓷都是赝品。右边是高仿。年,周恩来总理批示浙江省要求恢复古名窑生产。一直到80年代后期才由浙江宋瓷研究叶国珍老师按照古方做出来,可见高仿难度之大。右边这件如果不借助于显微镜真的容易打眼。不过我不会被打眼,呃,借助显微镜,吹个牛。叶国珍老师这件据说被故宫馆藏,可惜我没查到资料不能确定。不过叶国珍老师的现代仿宋也是天价,贵的有二三十万。
雍正瓷器结束了,下一期介绍一篇雍乾审美比对,然后我们开始乾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