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霜降的况味天眼新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这是对霜降的气候注释。
清冷的早晨,打开门窗,可以看到地上一片白霜,像撒了一层盐粒似的。树木的枝枝杈杈包裹着疏密不等的雾凇,堪称玉树琼枝。旧式房坡上,瓦面因蒙霜而洁白,乌黑的瓦楞,横着,竖着,斜着,把一行行“玉片”分割成鱼鳞模样。
村外,阡陌相连,白茫茫一片。青青的麦苗,像敷了轻轻的薄粉。从地上捡起一片泛黄的落叶,抹一把,手指凉得有点冰。哈一口气,立时变成了白色的雾。
我们知道,霜是水汽凝成的。晴朗的夜晚,地面热气散发,当温度慢慢下降到0℃以下,水汽就会凝结在物体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美丽的六角形霜花。有人把早霜称作菊花霜,此时在中国的北方,金菊怒放,“我花开后百花杀”,黄的菊花,白的霜花,天造地设,组合得实在美妙。而中国的南方,百花凋零,芙蓉花反倒开得热烈起来,雍容华贵,如火如荼,很有点牡丹的气质神韵。南方的芙蓉,北方的菊花,装点出秋冬之间花草世界的唯美印象。
古人多悲秋。欧阳修的《秋声赋》是这方面的代表作。“霜降杀百草”,花草凋谢,落叶飘零,虫鸟匿迹,人们也加厚了衣裳。
冰清玉洁、冰肌玉骨的林黛玉在《葬花吟》中有一句诗,“风刀霜剑严相逼”,表达了她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寄人篱下、渴望自由的血泪控诉。我们抛却其感情因素,单用来形容寒秋的严酷氛围,倒是入木三分的。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悲秋的同时,一些哲人却能从一片肃杀中看到积极的另一方面。比如,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李师广的《菊韵》:“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他们的诗句,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传递了积极的进取精神。毛泽东自是一代伟人,经天纬地,独步诗坛。拜读他的诗词,似乎对秋天情有独钟。他的诗句中有好几处写到霜,长吟豪唱,如黄钟大吕,气势磅礴,发人深省。“万类霜天竞自由”,一扫千古颓废萧瑟之气,给人以天高地阔、襟怀万里之气概。
碧云天,黄花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天自有秋天的风景,寒霜自有寒霜的韵味。少点悲秋感,多点正能量吧,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廖廓江天万里霜寥,谁能说不是一种美的极致。
文/郭增吉
文字编辑/李缨
视觉实习编辑/王西
编审/李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