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珐琅彩福寿桃杯下鹰击长空竹均

雍正在位虽然只有13年,陶瓷史上却也分前后期,以雍正7年为分界线。雍正前期皇位不稳,夺嫡之争并没有平息,估计雍正也没时间和心情。所以前期烧制的瓷器,一面仿明代瓷器,一面承袭康熙的烧制方法,不过在风格却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康熙时期的彩瓷受陈洪绶影响很大,雍正则受恽南田影响深远。

恽南田,字寿平,号南田,清代常州画派鼻祖,没骨画法的集大成者。他出身高贵、一生坎坷。他的画讲究“惟能极似,才能传神”,与雍正的审美不谋而合,雍正讲究心意相通的极简审美——“少既是多”。

附图

这是恽南田的设色桃花,真正的简泊淡雅”,清代绘画大师吴湖帆曾说过恽南田的桃花是“一片流霞、十分春色”。

附图

这是雍正珐琅彩桃杯的画片,风格与恽南田非常相似,也是“一片流霞、十分春色”啊,清新脱俗,高贵淡雅。

附图

这是上海博物馆雍正粉彩橄榄瓶,隔着玻璃拍的,有色差。这是我见过所有馆藏的雍正粉彩以及大拍拍品高清图中,画得最好的桃子。这是粉彩不是珐琅彩,不过能看得出来风格完全一致。

在雍乾的彩瓷中,桃和花以及蝙蝠都是重要的题材。我曾经跟朋友开玩笑说梵高的向日葵是世界上最贵的向日葵,而雍正的桃子则是世界上最贵的桃子。清代等级划分严格,瓷器上的画片有一定的规则,比如说雍正的桃子,如果是五桃就得两只蝙蝠,八桃配五只蝙蝠,这有个说法叫“五桃二蝠”和“八桃五蝠”,如果出现其他数字就要小心了。八桃是雍正桃系列瓷器上的最高等级,乾隆定九桃是最高等级,有“雍八乾九”之说。去博物馆看雍乾瓷器,如果看不到底款的话,数一数桃子就知道哪个是雍正哪个是乾隆。雍乾珐琅彩福寿桃存世量很少很少,我查遍了网上所有能查到的博物馆资料,也没发现哪家有馆藏。不过粉彩福寿桃有一定的存世量,全世界各大博物馆都有馆藏:两岸故宫、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美国大都会等等都有馆藏,各种器型都有。即便如此,雍正的桃子还是很贵很贵,不管是拍卖还是私下交易都不便宜。拍卖史上过亿的瓷器就有一件是雍正福寿桃天球瓶。下面我们具体看看桃子的画法。

附图

雍正桃子的画法,是从桃尖开始用吸管吹釉,一层层吹,由薄到厚,慢慢渲染,颜色慢慢过渡,由红到粉,再到桃白,再到桃底淡淡的黄绿色,非常自然漂亮,吹釉特有的厚薄不均匀使桃子看上去更写实。在瓷器上作画与纸上完全不同,瓷器画好后还得入窑烧制,由于各种彩料膨胀系数不一样,收缩比不同造成官窑烧制成功率很低。据说正常情况下是7比3,七成烧坏,三成成功。成功的瓷器还会有脱彩漏彩,还要筛选淘汰。所以景德镇御窑址废墟上废弃的官窑瓷片堆积成山,不是夸张,是真正的堆积成山。

桃子上的色斑象征着人类的老年斑,现代人认为老年斑是衰老的标志,古人认为老年斑是长寿的象征。桃子又叫寿桃,必须得有老年斑;遒劲的枝干上必须有树瘿,这些疤痕意味着人的饱经风霜。

珐琅彩跟粉彩、五彩相比除了没有七彩蛤蜊光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即所有的珐琅彩都是宫廷画家作画,粉彩五彩在景德镇烧制,大多数时候是窑工作画。窑工作画称之为“匠人”,宫廷画师属于文人,他们一般都是文采飞扬,画工了得,技巧高超。下面我们看看蝙蝠画工就知道文人有多么精巧细致。

附图

桃杯本身很小,蝙蝠就跟小指甲盖大小,放大以后甚至能看到蝙蝠翅膀关节处的绒毛,鼻子、嘴巴、眼睛,以及鼻子上方的绒毛纤毫毕现。这些都得借助于放大镜或者手机放大,可见画得多细致。除此以外,刘越老师在介绍珐琅彩花瓣的画法中提到一个细节,花瓣上有露水,但是肉眼看不见,借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附图

这是桃花一片花瓣上的微观细节图。确实能看到露珠。这应该是画的时候画了露珠,烧的时候,由于收缩比的原因,露珠萎缩了,只能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这也成了他们的一个鉴定技巧,不过不是唯一标准,还有可能烧飞了,粉彩花瓣也会出现。我也是看了刘越老师的文章才会用显微镜看花瓣,一般看彩瓷我们不用显微镜。花瓣和桃子上的红色是雍正胭脂红,要说雍正彩料中最著名的当属胭脂红,娇艳异常。用黄金为着色剂,比例是万比一到一点五,乾隆胭脂红超过万分之二,所以颜色有点闷。

附图

唉,瓷器小,釉面曲度大,总是漏光不好拍照,这是桃子的细节图,凑合能看得出大概。左边圈里面是黄金颗粒物,白色的斑点是吹釉不均匀显示出桃白的底色。右边也有黄金颗粒物,只是看不清楚,不过能看得出来没有露水,露水只出现在花瓣上。

附图

这对桃杯有半片叶子脱彩,我请我的画家朋友给补上了。我朋友用他媳妇的指甲油加上他平时作画用的彩,折腾一个下午才补的算那么回事。不过我还是能一眼看得出来,猜猜看,哪一片叶子是补的。估计很难看得出来吧,我嘚瑟一下。

附图

看出来了吗?其实也没什么,同一光源下,补的那半片叶子反光点不一样,看上去更光亮,像还是很像的,当时我可着劲的赞美他。还跟他讨论过,用指甲油高仿珐琅彩可不可行。朋友向我保证有效期三年。结果半年不到,我用杯子喝了点水,杯子壁上沾了点水。然后整个指甲油画的叶片就脱落了,气坏了我,说好的三年,这才半年不到,这货给他媳妇买的指甲油一定是假冒伪劣。

附图

最后展示一下我朋友画的仿古画,没骨画风,很有恽南田韵味。我很喜欢这幅画,跟雍正瓷器上的桃枝桃叶非常相似。

这一期结束了。

参考文献刘越《珐琅彩瓷器鉴赏》

下一期:雍正蓝料珐琅彩苹果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7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