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像个猫头鹰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http://m.39.net/pf/a_9204186.html

人不可貌相,但人先得貌相。古之豪杰其实大多数相貌普通,但只要有与众不同之处就会被特别注意,认为是天生异相,生前被众口相传,死后则载入史册。史书中的纪传与符瑞志往往记载着这些奇特相貌。比如《三国志》记载三国时期的非凡之相有:

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意为(刘备)身高七尺五寸,垂下手时超过了膝盖,回头(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宋书志第十七符瑞上》则说“刘备身长七尺七寸,垂手过膝,顾自见耳”。)

孙权“形貌奇伟,骨体不恆”。(《江表传》曰:坚为下邳丞时,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宋书志第十七符瑞上》则说“权方颐大口,紫髯,长上短下。”)

天下三分,终归司马氏。“竟迁魏鼎”的司马懿又有什么不同常人的相貌呢?

图片源于网络

《晋书卷一帝纪第一宣帝》:“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意为魏武帝觉察到宣帝有雄心壮志,听说他能像狼一样回头看人,想检验一下。就召来让他向前走,又令他回头看,宣帝脸正面向后而身子却不动。

《宋书志第十七符瑞上》:“宣帝有狼顾之相,能使面正向后,而身形不异。”意为宣帝司马懿有狼顾的特异相貌,能够回头正视后面而身体可以不动。

图片源于网络

后世所谓狼顾相,谓人的一种异相,头反顾形似狼。狼行走时,常转过头看,以防袭击。大多数人不知道,狼这种动物可以在身体保持前行不扭转的情况下,头部却能度转向。

图片源于网络

此外,司马懿的这种动作之所以被称作狼顾相,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晋书·宣帝纪》还记载“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及平公孙文懿,大行杀戮。诛曹爽之际,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既而竟迁魏鼎云。明帝时,王导侍坐。帝问前世所以得天下,导乃陈帝创业之始,用文帝末高贵乡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迹其猜忍,盖有符于狼顾也。”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在魏国威望是相当之高的,即使毌丘俭、文钦在其死后讨伐司马师,檄文中依然对司马懿有“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等赞誉。史书上称其使“天下欣赖”“天下大悦”。到晋朝初年,司马炎在太康年间做到了“天下无穷人”的太康之治,人们对推动三国统一的司马懿还是相当推崇。乃至司马遹被传像司马懿,而能在当时“誉流于天下”。司马懿的名声毁败,是从永嘉之祸以后开始。其不肖子孙自相残杀带来诸多浩劫,南方的东晋,又长期被世家大族把持,司马懿在人心中的地位也逐渐下降。晋室南渡,情况与当年蜀汉类似,以蜀汉为正统的呼声日高;东晋灭亡后,情况更加明显,到隋唐时代,民间说书戏曲日盛;而唐代官修的《晋书》,以帝王的立场更不鼓励效法。

其实唐朝初年修成的《晋书》比《宋书》晚了一百多年。晋书的修撰,从贞观二十年(公元六四六年)开始,二十二年(公元六四八年)成书。南齐永明五年(公元年)春,沈约奉命修撰宋书。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永明六年(公元年)二月完成纪传七十卷。沈约在当时的奏文中说"所撰诸志,须成续上",可见宋书的八志三十卷,是后来续成的。记载司马懿狼顾相的《宋书·符瑞上》当在齐萧鸾称帝(公元四九四年)以后,甚至在梁武帝即位(公元年)以后了。也即是狼顾相出自《宋书·符瑞上》,而非通常所说的《晋书·宣帝纪》。但无论何时当时司马懿的形象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狼在古代是一种令人讨厌的动物,从狼心狗肺,狼狈为奸这些词就可以看得出来。所以相传有这种特点的人,都是狼心狗肺,无恶不作的坏人。而且由于这种人野心勃勃,心术不正所以相传这种人都是帝王之命。

后世阴险狡诈的权臣多矣,但是从此以后却再也没有其他人的记载有狼顾相,除了袁世凯。《让国御前会议日记》中记载:袁世凯鹰视狼顾,久蓄逆谋,故景月汀谓其为仲达第二,初被放逐,天下快之,奈何引虎自卫。其实这只不过是拿袁世凯比作司马懿,并不是说二人相貌一致。千百年来,司马懿的狼顾相深入人心,几乎成了这一相貌唯一的代言人。那这么说来,司马懿像狼更合适,和猫头鹰有什么关系呢?

转过头向后看是一种常规动作,狼做得,狗也做得,人也做得。其实狼顾也是古代养生导引术的一种动作,即身不动而回头看。今天的体操中不也有很多种向后看的动作嘛,印度的瑜伽更其夸张!难不成说人人都有狼顾相?还是说古人少见多怪?

都不是。司马懿的狼顾可以“能使面正向后,而身形不异。”即能够回头正视后面而身体可以不动。这个程度或者说难度远超一般人的回头看,接近于犬科动物的狼顾,因为它们脖子比较长,尤其是相对于身体的比例来说。司马懿当然不可能练过瑜伽,也没有记载他会作为古代养生导引术的那种狼顾。换句话说司马懿的狼顾头部转动幅度远超一般人,几乎达到了一周度。当然这不排除古人夸张的成分,但再夸张肯定比常见的身子不动回头看要幅度大。

图片源于网络

有意思的是,猫头鹰由于柱状的眼球有坚硬的巩膜环支撑,大大的眼睛被固定在猫头鹰的眼窝里,眼睛并不能向不同方向转动,要望不同方向时,需转动整个头部。所以猫头鹰要不停地转动它的脑袋。因此本目的鸟有着灵活的颈骨,也就是有一个转动灵活的脖子,使脸能转向后方,由于特殊的颈椎结构,头的活动范围为°,也即颈部可旋转度。

图片源于网络

所以,拥有狼顾相的司马懿更像个猫头鹰,至少脖子挺灵活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43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