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起绰号,像是在玩文字游戏,唐宋才子

文/趣趣

起绰号这个我们肯定不陌生,儿时肯定给别人起过,或者是被别人起过。绰号是对一个人略带戏谑的称呼,一般人被起绰号往往是抓住某一个生理或者性格的特征,但经常被夸大,但是古代人是怎么起绰号的,特别是那些文人骚客,他们的绰号是不是别有韵味呢?

有据可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绰号,是属于暴君夏桀的,在《吕氏春秋》中有记载“夏桀号‘移大牺’,谓其多力能推牛倒也,此为混号之始。”这个绰号倒没什么戏谑的成分,古时天子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以敬天地万物。活祭的动物称为“牺牲”,而牛又是最重要的,故称“大牺”,夏桀力大无比,能推手将牛推翻在地,从此得一绰号“移大牺”。

古代人大多是以动物和食物名称来给人起绰号,例如汉景帝时著名的严刑峻法爱好者,商鞅附体的郅都,在济南当政期间,“致行法不避贵戚,列候宗室见都侧目而视”,所以人送外号“苍鹰”。

光武帝时有一位州博士甄宇。按照汉朝的规矩,每到腊月,要赐博士每人一只羊,肥瘦不一的羊,按只来分,很快就引起了争议。这时,甄宇主动上前挑走了最瘦的那只,光武帝听闻之后,对甄宇的吴思和智慧大加赞赏,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瘦羊太守”。

不过古代的文人骚客的绰号就有点意思了,唐代诗人温庭筠文思敏捷,八叉手而成八韵,人们便称他为“温八叉”;“草圣”诗人张旭则因为性格狂放而被称为“张颠”,杜甫《饮中八仙歌》中说他“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公孙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说的就是他大醉后以头着墨,然后书写的可爱状态。

韦庄则因为长篇叙事诗《秦妇吟》通过一个少妇的自述,写出了动乱年代人民的痛苦,影响很大,因此有了“秦妇吟秀才”的绰号,许浑,因诗中多用“水”字,人称“许浑千首湿”,颇有现代文化热词的韵味。这些绰号起得真让人拍手叫绝

给诗人起绰号的风气,不仅唐代如此,宋朝更是如此,词人张先因“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追风絮无影”被称作“张三影”;宋祁因为写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词句,便得了一个异常美妙的绰号“红杏尚书”;秦少游清新婉丽的《满庭芳》中“山抹微云,天连衰草”一句名句,更给他带来了“山抹微云君”的优雅称号。

这些绰号都很优雅,跟他们的性格和诗风有关,但是有的绰号就不难好消受了:与骆宾王同为“初唐四杰”的杨炯,因为喜欢在诗文中用古人名字作对,当时的人就笑他的作品是“点鬼簿”,唐代人很风趣,给作品也起绰号,五代后蜀的王仁裕,写诗万首,时人称他为“诗窑子”,可见前人对于非艺术的批量生产从来都是不认可的。

还有更糟糕的,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益,为人苛刻,性格多疑,防闲妻妾甚于防川,闻名遐迩,被人叫做“妒痴”,可能就是我们现在的“醋坛子”吧,古代人的文字游戏还真是挺有意思的呢!你们还知道古人是如何起绰号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43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