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哪些吗

北京治湿疹好医院 http://m.39.net/pf/a_9158974.html

你知道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哪些吗?下面带你了解一下

1、苍鹰,是鹰科鹰属中一种中到大型的猛禽。体长可达60厘米,翼展约1.3米。头顶、枕和头侧黑褐色,枕部有白羽尖,眉纹白杂黑纹;背部棕黑色;胸以下密布灰褐和白相间横纹;尾灰褐,有4条宽阔黑色横斑,尾方形。雌鸟显著大于雄鸟,食肉性。栖息于不同海拔高度的针叶林、混交林和阔叶林等森林地带,也见于山施平原和丘陵地带的疏林和小块林内。视觉敏锐,善于飞翔。白天活动,性甚机警,亦善隐藏。通常单独活动,叫声尖锐洪亮。见于整个北半球温带森林及寒带森林。苍鹰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在北美地区是当地的留鸟。但在较冷的地区,如亚洲北部及加拿大等地的苍鹰则会迁移到南方过冬。

苍鹰,体大(56厘米)而强健的鹰。无冠羽或喉中线,具白色的宽眉纹。成鸟:下体白色上具粉褐色横斑,上体青灰。耳羽黑色。尾灰褐色,具3~5道黑褐色横斑。肛周和尾下覆羽白色,有少许褐色横斑。雌性成鸟羽色与雄鸟相似,但较暗,体型较大。幼鸟:眉纹不明显;耳羽褐色。上体褐色浓重,羽缘色浅成鳞状纹,下体具偏黑色粗纵纹。尾羽灰褐色,具4~5条比成鸟更显著的暗褐色横斑。

2、短尾猴俗名别名红面猴,地理分布西南及广东、广西繁殖方式胎生。习性短尾猴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生活在树上,也常集群在地面活动。体型比猕猴大,体长50~56厘米。成体颜面鲜红色,老年紫红色,幼体肉红色。耳较小,尾短光秃无毛。体背毛色棕褐,披毛较长,腹面略浅;头顶毛较长,由中央向两侧披开。食性较杂,既取食野果、树叶、竹笋,也捕食蟹、蛙等小动物。

短尾猴是体型最大的猴科动物,因较为罕见故常被误传为“野人”。其食物几全为植物。冬季分堆坐在石壁上而夏季又分散在树上睡眠。交配和产仔有明显的季节性,短尾猴喜多岩石的疏林山坡。短尾猴比较畏惧寒冷,昼行性、树栖的动物。除采食和夜宿多在树上外,白天大多在地面或矮树上活动。常在小河沟中翻石扒捞落在溪沟中的枯枝烂叶以寻找昆虫、螃蟹等作为食物。喜欢群居,每个群体的数量为10~30只不等。与中国其他猕猴类比较,地栖性更强,特别在受惊后多沿地面逃窜。短尾猴游荡路线常较固定,在河边、竹林中运动时,常呈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行走或逃跑,可在地上形成猴路。

3、驼鹿,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动物,也是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驼鹿以雄性的掌形鹿角为特征,属下共有2个物种8个亚种。不同亚种的毛色有所不同。驼鹿的名称取意于其肩高于臀,与骆驼相似。它又称堪达罕、罕达犴、犴,这是民族语言的音译,几个阿尔泰语系少数民族如蒙古族,满-通古斯语族的满语、鄂温克语等,对驼鹿皆有类似称呼。

驼鹿是典型的亚寒带针叶林动物,主要栖息于原始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多在林中平坦低洼地带、林中沼泽地活动,从不远离森林,但也随着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春天多在针阔混交林、桦树林、山杨白桦林以及河、湖沿岸柳丛茂密的地区活动,夏天大部分时间在沿河林地、火烧迹地、灌木杂草丛生的河湾、河谷沼地、高草草甸以及旧河床等地带活动,尤其喜欢山涧溪流、多汁植物茂盛的低洼地和沼泽地,这些地方水草丰富,又多碱土,又可以卧在水中避暑和避免蚊虻的螫咬。秋天大多结群游荡在林间空地,采伐迹地、林缘或林中沼泽地,或山地溪流上游避风向阳的地方。冬季主要在山地阳坡的杨桦林、沼泽地的柳林灌丛等地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00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