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悟失眠,还原生命本来的样子
一整晚连续睡8个小时才算正常吗?睡不到这么长时间,是不是就算失眠?喜欢做梦,算不算失眠?这都是我们对失眠的焦虑,越焦虑越失眠。我们能多久不睡觉,反映的是身体调节的反应,想睡却睡不着,反映的是身心失去的平衡,做梦或许是大脑消化负面情绪和恐惧的方式。
关于失眠,杨定一博士的这本《好睡》为我们开启另一种思维模式和不一样的解决方式。
图片来源于书本。作者杨定一是洛克菲勒大学-康奈尔医学院生化、医学双博士,他整合了近年睡眠科学研究,并结合自己40年亲身实践经验,我们呈现出一个客观而全面的睡眠科学世界。
一、为什么会失眠?
书中反复提到,失眠是身心失衡的果,不是身心问题的因。几万年来,人类的生存环境相当稳定,这种生态系为我们带来的稳定的生命频率。人类只有与它和谐共振,才可以进入到休息和疗愈。人与大自然合一,我们的祖先早就懂得而且轻轻松松就可达到这种共振,从而享受到没有条件的快乐,很少人会睡眠有问题。
太阳为我们带来生命场,所以人们会昼出夜伏。月亮通过重力影响我们,如潮汐变化。满月时会影响我们的睡眠,人们几万年来早已熟悉适应了这种稳定的磁场。而如今发达的科技,又人为制造了一个无所不在的磁场,随时干扰我们,影响我们的身心和睡眠,所以我们生活的节奏变快,压力变大,睡不着睡不实,睡眠又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所以,如果感到不适应,要记得拔掉周围的插座,关掉网络,先解决现代磁场上的干扰问题。
要提高睡眠的质量或解决失眠,要彻底的改变生活习惯。
二、失眠与呼吸、饮食、运动。
图片来源于书本。睡眠离不开自主神经系统运作,离不开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平衡,更离不开呼吸。呼吸是影响自主神经系统最直接的方法。但是呼吸可以刻意的去开和关,去用意识进行调整、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锻炼呼吸来整顿身心。
也许大多数人没注意到,当人在说话时,也是用嘴巴而非鼻子在呼吸,也有人因为过敏和鼻塞,用嘴巴呼吸。用嘴呼吸引发压力反应,对睡眠不利。正确的方式是用鼻子呼吸,它避免代谢酸化性的产生,还可以维持血液的含氧量,改善一个人的血液循环。
白天随时舌抵上颚,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通过清醒时有意识地锻炼调整呼吸步调,也会影响入睡后的步调和睡眠状态。集中注意力练习呼吸,将呼吸慢到一个步调,这个慢步调共振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整个身心的反应代谢都缓下来,达到一个人深睡一样的慢节律。
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也反映了身心的不均衡,从而导致睡眠的问题。
通过生机饮食或沙拉去补充碳水和纤维素,补充好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尤其是均衡的补充微量元素,少用精制糖,尽量食用简单加工的食物。
色氨酸是血清素和褪黑素的前驱物,能促进睡眠,如牛奶、蜂、鸡蛋、奶酪、香蕉、枣、鹰嘴豆、火鸡肉、鲔鱼等,芦笋、樱桃、姜、胡桃含有褪黑素,杏仁含镁,牛奶羽衣甘蓝含钙,钙镁有安定促进放松达到睡眠的效果。而酪铵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让人保持清醒,晚餐最好避开含有酪胺的食物,如火腿、茄子、鳄梨、酱油、红酒。
对失眠的人来说,运动尤为重要,有氧、健身、拉伸三个部分一个都不能缺少。有氧让心脏循环加快,健身让肌肉可以维持,拉伸让关节放松不僵化。当运动帮身体清理掉废物,将气脉打通,就会完全放松舒畅,也会不知不觉中调整失眠。
图片来源于书本。三、失眠与感恩。
有没有想到,感恩居然也对睡眠有帮助。
当我们随时感恩,心中的各种对立思想就可以低到一个最小的地步,这样过得就顺心,没有什么阻碍,卸下心理包袱,该睡时自然就睡得着。
在我们吃饭前,可以进行一个感恩的仪式,心中合掌,感谢大地滋养的饮食,感谢农民的辛勤付出,感谢眼前丰盛的食物,感谢健康,感谢周围所有的人。吃饭时,放慢进食的速度,慢慢的小口咀嚼,让唾液和牙齿充分发挥消化的功能,把吃饭当做是一个暂停键,完完全全把时间交给自己和饮食对话,和饮食合一,慢慢体会整个生命都开始合一。
面对睡眠就是面对生命,把失眠的问题看成进入人生生命课程的门户。当我们能够调心,认识到失眠不是病,不再把失眠当成问题,用书中的方法去慢慢找回真正的自己,找回身心的和谐平衡,就不仅化解失眠的问题,也能解决人生中的种种困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