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迈向新征程写在中国航天事业

                            

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过去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65年前,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航天事业正式创建。经过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中国航天在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北斗导航、神剑腾飞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任务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正在向着建成航天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顶天立地,支撑伟大斗争

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宴请全国政协委员时,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将钱学森请到身边坐下。毛主席对钱学森说:“新生的、最有生命力的东西,总是在同旧的、衰亡着的东西斗争中生长起来的。”

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最终解放全中国并开始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脉络,是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与智慧探索出的宝贵历史规律。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发展国防尖端科技事业的坚定意志,承载着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这一事业的期望与勉励。

年10月8日,我国首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前身)在北京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创建。

中国,把战略威慑投送力量的发展主方向定在最先进的导弹上,决心以航天为重要支点,在激烈的国际斗争中拓展出一片和平发展的空间。

在中央专委的有力领导之下,年,东风二号甲核导弹圆满完成“两弹结合”热试验,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战略核威慑力量。年,红旗二号导弹定型列装,成功击落美制U-2高空侦察机,保卫祖国领空。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我国正式跨入空间时代。年,东风五号洲际导弹首飞,一个半月后,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年,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年,“东五”全程飞行试验成功;年,巨浪一号潜地导弹海试成功;年,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卫星送上远地点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同年,中国导弹在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阅兵式公开亮相。

我国的战略威慑体系为改革开放事业保障着和平环境;即便我国在收缩国防工业战线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发展战略威慑力量,适时上马新型远程地地战略导弹。年,我国新型远程地地战略导弹成功首飞,消息由新华社公布,大振国威军威,粉碎了国际上某些势力对我国进行战略冒险的妄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我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始终保持战略主动。面对风云激荡的国际形势,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始终是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重点领域蓬勃发展,重点工程建设与型号飞行试验捷报频传,系列新型装备在多次大阅兵中震撼受阅。

除了在已有的方向上赶超,中国航天人还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大胆开拓新的发展方向,构筑起我国陆、海、空、天、电、网一体的攻防装备体系。

东风浩荡,巨浪奔腾,长剑凌空,红旗招展,鹰击长空……各型战略战术导弹有力护佑国家安全。

今天,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空间基础设施深刻影响着国家安全、地位和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纷纷入列,探索了海上发射、火箭子级落区控制、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航天运输等先进技术,进入空间能力大幅增强;天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以超高任务密度建成,多种新型通信卫星上天,东方红五号等新一代卫星平台亮相,资源、气象、海洋等卫星升级换代……

我国自主可控、日益强大的空间基础设施,为国计民生各领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助力国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情况,让更多老百姓过上出门跟卫星导航、看卫星地图甚至用卫星通信的便捷生活。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维护国家安全、推动世界和平的战略基石更加稳固,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百姓美好生活的科技力量更加强大。

自立自强,源自伟大工程

国防部五院成立时仅有余人,研制条件从零起步。随后短短数年,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就有了可观的规模,开始不断研制足以支撑国家战略的型号。这在我国是史无前例的壮举,放眼世界也堪称奇迹。

创造奇迹的关键就在于党的领导。

在新中国综合实力还很薄弱的情况下,该优先发展什么?遇到困难与质疑时还是否该坚持?这是极大的考验。党中央把握历史规律、前瞻发展大势、立足实际条件、尊重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的意见,做出了发展国防尖端事业的战略决策,并“以‘两弹’为主、导弹第一”。决策既定,就全力以赴地执行,无论发展过程中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绝不动摇。

党中央一声令下,从军政干部到科技专家,从产业工人到院校学生,各领域“顶配”人才迅速集结在党旗下,凝聚成一支强大的队伍。

从京沪都市到西部乡野,从深山老林到大漠戈壁,只要事业需要、形势需要,航天人就立即开赴党旗指引的方向。

在制定型号发展规划时,组织上发动大家热烈讨论,充分民主、科学集中,产生了像“八年四弹”这样的经典规划,看得远、划得准、执行高效、成果顶用。

在科研人员生活上有困难时,各级党组织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生活物资、条件优先保障科研人员,让他们安心干事业。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叱咤变化,无有留难,则天下之势一矣。”从刀剑枪弹到火箭导弹,从田间地头到浩瀚宇宙,党的领导始终坚强有力,得益于一大创举——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用“工程思维”抓党的建设,使我们党在领导革命与建设等一系列“巨系统工程”时得心应手,在领导航天等新兴尖端科技工业领域时能够迅速适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入推进,我国航天科技工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党建工作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创新驱动与融合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锻炼出新时代航天科技人才队伍。

宝贵精神,推动伟大事业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事业。

20世纪80年代后期,根据聂荣臻元帅的意见,航天人将航天传统精神表述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年,“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提出。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在年召开的“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正式提出,并在年召开的“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得到进一步阐释。

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对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的贺电中要求,大力弘扬“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展览展示时强调,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

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祝贺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贺电中,要求航天人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开拓性贡献。

数十年来,党领导一代代航天人在实践中铸就航天精神,也在实践中继承和发扬航天精神,涌现出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人民科学家”叶培建、“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陈定昌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楷模。

前不久,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发布。“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也在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中。

矢志不渝,实现伟大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

几十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航天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打造国防装备体系和空间基础设施助力实现国家安全、科技进步、经济繁荣、人民幸福的梦想;放飞“嫦娥”,取回月壤,实现揽月梦想;远送“天问”,遥控“祝融”,实现探火梦想;托举“神舟”“天宫”“天舟”“天和”,逐步实现飞天梦、步天梦、驻天梦……从数百公里到数亿公里,中国航天的圆梦之笔挥洒在星河之中。

与此同时,中国航天人的梦想不止于此。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维护国际和平大局到为各国提供空间基础设施服务,从代表人类航天器首次着陆巡视月球背面到创造新的太空之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航天人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贡献着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未来,在新型天地运输体系发展、大小行星探测、月球科研站建设等人类航天前沿,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扛起大国担当。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领袖所指,先锋所向。永远跟党走,中国航天奋发图强;永远跟党走,中国航天逐梦远航。

图片来源于《中国航天报》

记者/高一鸣

原标题:《永远跟党走迈向新征程——写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之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36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