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机器人赛道成年组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福建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泉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深圳市创客工场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数字中国创新大赛8大赛道之一的机器人赛道颁奖仪式于10月14日顺利举行!
机器人赛道成年组设置了软件组、系统组、智慧工业组、智能机器人组、智能生活组五个主题,分别有来自于61所高校共计支队伍参赛,其中,软件组21支,系统组36支,智慧工业组24支,智能机器人组49支,智能生活组47支,总计提交有效作品个,其中有90支队伍获奖,现场我们针对特等奖“小跟班——基于自主导航和智能跟随的移动机器人”,来自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代表进行远程采访。
小跟班——基于自主导航和智能跟随的移动机器人的诞生历程
“小跟班”移动机器人诞生于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戴厚德课题组,我们的团队来自“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满城红遍刺桐花的“东亚文化之都”历史文化名城、游子归心所寄的全国著名侨乡——福建省泉州市。
“小跟班”团队成员主要来自于中科院泉州装备所自戴厚德课题组,由14位在读硕士研究生、5位博士生、7位高级工程师组成。戴厚德课题组聚焦于研究和发展多模态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及其移动机器人定位导航、智能可穿戴和精密工业控制应用。
“小跟班”移动机器人实现了两大功能创新:1、高精度建图和自主导航;2、人机共融平台下智能跟随。在高精度建图和自主导航方面,实现了基于激光雷达同步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LocalizationAndMapping,SLAM),相较于传统的定位和导航方法,将建图精度提高到了1毫米以内,导航精度提高到了10毫米以内。在人机共融平台下智能跟随方面,实现了激光雷达、深度相机等多种传感器的行人跟随,相较于传统的运动控制方法,长距离跟随的均值根误差为1.69米。
“小跟班”移动机器人实现了两大技术创新:1、动态非结构化感知;2、机器人跟随运动策略。在动态非结构化感知方面,实现了基于多传感器的目标检测与跟踪,相较于传统的单一传感器,拓宽了移动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在机器人跟随运动策略方面,实现了基于改进弹簧模型的柔顺跟随策略,相较于传统的机器人跟随方法,将移动机器人运动的稳定性和柔顺性大大提升,适用于医疗服务机器人、轮椅机器人等场景。
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以下简称“泉州装备所”)由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和泉州市人民政府于年7月4日签约共建,旨在提升地方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向数字化转变,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同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主题志同道合——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引领高质量发展,泉州装备所正在打造数字中国的福建拼图。
获奖感言
学生团队队长姚瀚晨代表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的小跟班机器人团队表示:欣喜得知获得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机器人赛道特等奖,感恩平台,感恩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组委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泉州市人民政府等单位的老师们筹办此次比赛,让小跟班机器人团队有机会和国内优秀高校的同学们交流。我们是学移动机器人小车的,以前是在实验室关起门“不问冬夏,闭门造车”,通过这次比赛,我们看到了“鹰击长空”的飞行机器人(3号团队的多源传感器融合下的四旋翼智慧航拍飞行器、6号团队的智能远程式物流无人机)、“鱼翔浅底”的水上机器人(24号团队的基于UWB定位的水上救援机器人、54号团队的河道瓶状垃圾清理智能船舶设计研究),真正体会到了比赛中的“万类霜天竞自由”。
感谢团队。感谢泉州装备所的领导、戴厚德老师、林名强老师、朱利琦老师对小跟班机器人团队的关心与支持。特别是戴厚德老师从产品打磨、ppt排版和现场答辩都给予了细心和耐心的指导。感谢上一届的曾雅丹、曾现萍、苏诗荐、于恒、胡欣、张博、洪邵江对小跟班机器人第一代和第二代产品的开发和积累。感谢帮助过我们的团队成员们的付出。排名不分先后,他们是:刘鹏华、赵四林、彭建伟、陈鸿宇、陈兴、董丽菲、周国鹏、郭鹏飞、范东嘉、宋仁和、夏许可、林志榕、王增伟、赵冉等等。我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希望大家一起能将小跟班机器人一代比一代做得更好。
新的起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小跟班移动机器人将重新出发,在数字中国机器人赛道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