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一老人配合禁渔买鱼反哺鱼鹰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讯鱼鹰,又名鸬鹚,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长于飞行,又善于潜水,它被人驯化用以捕鱼。家住桐城市孔城镇晴岚的张兆根,曾靠鱼鹰捕鱼维持一家生计。他爱自己的鱼鹰,不亚于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作为桐城目前唯一的鱼鹰人,为配合禁渔,他拆解了船舶。如今,他倒不担心自己的归宿,放心不下的是,饲养的鱼鹰都通人性,杀不得,卖不掉,更赶不走。如今,张兆根无奈只得上菜市场买鱼对其喂养,4只鱼鹰一天的伙食,比他一天的花费还多。

买鱼喂养鱼鹰

曾靠鱼鹰捕鱼维持一家生计

桐城,地表水资源丰富,为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天然捕捞是桐城渔业生产的传统方式,旧时曾有大量的渔民以船为家,清波里时常荡出桐城渔歌。如今,随着渔民上岸,捕鱼人大多另谋出路了。

年出生的张兆根,家住桐城市孔城镇晴岚村老圩组。曾靠鱼鹰捕鱼维持一家生计,被誉为当地最后的鱼鹰人。

鱼鹰被称为是有生命力的渔具。张兆根说,自己驯化鱼鹰用以捕鱼,可以说是祖传的。1月2日,张兆根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32岁时跟岳父盛英明学到鱼鹰捕鱼技艺,而盛英明则是跟舅舅张福义手把手教会的。

在张兆根家门前,记者看到,几棵树之间绑着的一根枯杆上站着4只鱼鹰。张兆根说,从年12月28日后,曾是捕鱼高手的它们便失业无事可干了。因不捕鱼,鱼鹰精气神全无,显得无精打采。

张兆根告诉记者,年12月28日,收到孔城镇晴岚村委会的通知,停止一切形式的水面捕鱼等水面、水下作业活动。为配合禁渔,曾用于带鱼鹰捕鱼的小木船便拆解了。

停止一切形式的水面捕鱼

主人配合禁渔买鱼反哺鱼鹰

如今,张兆根倒不担心自己的归宿,放心不下的是饲养的鱼鹰都通人性。张兆根说,自家的4只鱼鹰,买来的时候,才出壳几天。为将它们喂大,刚开始时,得买鱼剁成鱼丸喂养。

鱼鹰长大后,训练它们是一个技术活,一般在雏鸟60天后开始训练,在成年已经驯化的鱼鹰带领下,很快便就学会了捕鱼。

由于与鱼鹰朝夕相处,张兆根说,现在自己爱驯化的鱼鹰,不亚于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

鱼鹰,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根据相关规定任何人、组织不得出售、收购该物种。为此杀不得,现在也卖不掉,因驯化后通人性更赶不走。

张兆根说,这几天,试着带着它们去水面放生,但自己刚一转背,鱼鹰就全部跟了回来。

鱼,是鱼鹰唯一的食物。它们不能捕鱼之后,又不吃其它食物,张兆根无奈只得上菜市场买鱼对其喂养,4只鱼鹰一天的伙食,比他一天的花费还多。

捕鱼的小木船拆解了

鱼鹰归途在何处?

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决定(草案)中,对《渔业行政处罚规定》(年1月5日农业部令第36号公布)作出修改,非法使用鱼鹰捕鱼的,处以五十元至二百元罚款。

虽然鱼鹰这种啄鱼的特点很早便被我国古人发现并利用了。而鱼鹰捕鱼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同时也是从古流传下来的一门手艺。

由于目前的生态环境下是不允许使用鱼鹰捕鱼这样的方式存在的。而鱼鹰捕鱼技术有条件的可以申请,但不能以捕鱼为目的。

对于鱼鹰归途在何处?连日来,张兆根寝食难安。得知“鱼鹰捕鱼”成了一些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项目,张兆根表示,如果让鱼鹰转型,作为桐城当地民俗表演节目,或许是它们的好归宿。

张兆根说,真的不想鱼鹰捕鱼这一行当断在自己手里。“因为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都是我们当下保护的重点对象。”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蒋六乔摄影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