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694课诗经如翚斯飞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羽”部的三个汉字“翾、翬、翏”。这三个字中,“翬”在现代汉语简化为“翚”,是现代汉语通用汉字,收录在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翚”,《诗经·小雅》中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三个字的详情如下:
1、翾。读xuā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翾,小飞也。从羽,睘声。”形声字。本义是轻轻地飞。《楚辞·九歌·东君》:“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洪兴祖《楚辞补注》:“翾,小飞也。”骆宾王《萤火赋》:“彼翾飞之质弱,尚矫翼之凌空。”
(轻飞的白鹤)
本义之外,翾还有其他用法:
(1)飞鸟。鲍照《谢随恩被原表》:“仁道毓物,泽洎翾走。”《隋书·音乐志上》:“碧鳞朱尾献嘉鲜,红毛绿翼坠轻翾。”这里的翾,单指飞鸟,而不是指鸟飞的状态。
(2)疾;快速。王念孙《读书杂志·余编下》:“翾者,疾也。犹言倏鸟举而鱼跃也。”柳宗元《泾水黄》:“怒飞饥啸,翾不可当。”
(3)通“儇”。轻薄,轻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乾部》:“翾,假借为儇。”《荀子·不苟》:“喜则轻而翾。”杨倞注:“轻谓轻佻失据;翾,小飞也,言小人之喜轻佻,如小鸟之翾然。”指小人得意时会轻浮与轻佻。
(小人的轻佻)
翾的小篆写法如图:
(翾的小篆写法)
2、翬(翚)。读huī。《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翚,大飞也。从羽,军声。一曰:伊、雒而南,雉五采皆备曰翚。”形声字。本义有二:
本义之一:奋飞。《方言》卷十二:“翚,飞也。”《尔雅·释鸟》:“鹰隼丑,其飞也翚。”郭璞注:“鼓翅翚翚然疾。”鹰隼长相丑陋,它飞起来也迅猛、劲疾。《玉篇·羽部》:“翚,飞举貌。”《后汉书·马融传》:“游雉群惊,晨凫辈作,翚然云起,霅(shà)尔雹落。”这里描写的是群鸟疾飞的样子。
(奋飞)
本义之二:具五采的雉类,锦鸡。《尔雅·释鸟》:“伊、洛而南,素质、五采皆备成章曰翚。”郭璞注:“翚亦鸡属。言其毛色光鲜。”其实就是锦鸡。
(红腹锦鸡)
《诗·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飞檐造型如大鸟振翅翱翔,色彩斑斓远看如锦鸡飞腾。
(如翚斯飞)
这两句诗,后来发展为成语“鸟革翚飞”,用以形容宫室华丽。其实,这里的翚的本义就是锦鸡。
本义之外,翚还通“挥”,舞动。《后汉书·马融传》:“翚终葵,扬关斧。”李贤注:“翚,亦挥也。”又通“辉”,光。明代刘基《二鬼》:“手摘桂树子,撒入大海中……人拾得吃者,胸臆生明翚。”
翚的小篆写法如图:
(翚的小篆写法)
3、翏。读音有两个:
(一)liù。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翏,高飞也。从羽,从?。”形声字。本义是高飞。
(高飞的白鹭)
《玉篇·羽部》:“翏,高飞貌。”
(二)lù。读音出自《集韵》。翏翏。象声词。远远袭来的风声。《集韵·屋韵》:“翏,翏翏,长风声。或从风。”《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为无作,作则万竅怒号,而独不闻之翏翏呼?”大地吐出的气,名字叫风。风不发作则已,一旦发作整个大地上数不清的窍孔都怒吼起来。你难道没有听过那呼呼的风声吗?
(大风翏翏)
翏的小篆写法如图:
(翏的小篆写法)
(之,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