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以天下为己任的词赏析沁园春,长沙

原文

沁园春·长沙

近现代·毛泽东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赏析

对于这首词来说,开篇四个字,唯有“独”是文眼,湘江水向北流淌,暗示时间飞逝。在橘子洲看万般红艳之景。“红”为这首词提供了色调,并且还可以感受到那种开阔的视野,足够目及万山。大自然似乎是一位画家,万山都被它染成了红色。让人无时无刻在心中想象那种红艳之景,是多么的灿烂美好。看过了山,看过了水,没有动物怎么能行?

接着,词人就开始描写动物,一个是天上“鹰”,一个是水里的“鱼”。一个搏击长空,一个翱翔潜底,万物有灵,生生不息,展现那么自由,万事万物都那么美好。

但是,词人并没有只局限于美好的事物,而是在面对美景之后,万千感慨从中油然而生。他从内心里开始发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有着这样美好的景色,有着这样和谐的秩序,到底会是谁来主宰着万事万物的起起伏伏呢?

回忆着曾经的峥嵘岁月,不禁想起曾经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怀揣着那种胸怀大志,那种充满信念与理想,那种坚定与改变天下的心。

把金钱视作粪土,不去追名逐利,而且应该到水流湍急的中央游泳搏击。言外之意也就是说,在面对利益的时候,无视它,反而要冲向革命最前端。

通读这首词,你能明显感受到这首词那种气魄是如此的宏大,掷地有声,很有分量,抒发自己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上阙主要描写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同时借景发问,提出:“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下阙回忆经历的峥嵘岁月,表现了词人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生动形象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问题,与上阙交相呼应。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因此得名。长沙,为题目,点名此词是在长沙的橘子洲所作。

本词作于年晚秋,毛泽东此时30多岁。

重点“景”语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遍”和“尽染”所描绘的景色,虽然是深秋,虽然寒风凛冽,但是“红”这一暖色调显得格外突出,给人一种“活力壮美”形象。既是四周枫林的写照,也是在从中寄托作者自己那种革命热血的情怀。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一个“击”字生动形象的素塑造了雄鹰翱翔于九天的气势,那种迅速而又强有力的拍打振翅飞翔影响。把鸟儿的飞翔的形象换到鱼的身上,通过“翔”这个字来表现鱼儿在水中轻快灵活游动,写的十分传神,表现了词人对自由解放的追求。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把自由展现的淋漓尽致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可以用来勉励广大青年,青少年学生。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勉励自己,勇敢面对一切。

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65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