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五四精神,传扬青春之歌恰同学少年,风
年5月4日,爆发了对近代中国影响深远的“五四运动”。今天是五四运动周年,再回溯那段豪情激荡的岁月,原来我们一直在从中汲取精神的养料。
五四运动,不仅是一次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更是一种中国青年有志向、有担当的精神,是一个应该被历史铭记的青春时代。
在五四运动周年之际,继承五四精神,传扬青春之歌,以吾辈之青春,护中华之锦绣!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长沙》,一起感受风华正茂的少年豪情。
01湘江秋景的崇高美
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比如巍峨高山的堆积;力学的崇高,比如狂风骤雨的逼人气势。在美学上,高大、辽阔、壮丽、宏伟等是崇高美的外在表现形式。这样的崇高美,在毛主席的诗词中便体现为对山川景物的描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在词的开篇,便展示了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
寒秋时节,万物寂寥,江水浩浩荡荡奔涌而去,水天之际,一片苍茫。在这阔大的背景中,词人“独立”橘子洲头。
意境的画面壮阔,更显得身在其中的人的渺小;人的渺小,又反衬出意境的阔大。通过这一对比,把湘江秋景的辽阔无边展现无遗。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看”作为领字,总领以下写景的句子。
远看,有“万山红遍”,层峦耸立,被鲜艳的红色点燃,好像是一幅自然山水画,经过彩笔的点染一般。这不仅是对眼前秋景的实写,也是由此而联想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图景。
近观,有“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远处一片火热的红,近处一片澄净地绿。江水碧透,船只游弋,千帆竞发。远看与近观之景在写景的层次和色彩的搭配上都极具艺术震撼力。
仰视,可见雄鹰搏击长空;俯视,即见游鱼自在灵动。这两句的动态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尤其是雄鹰所展示的力量感,完全没有“自古逢秋悲寂寥”的肃杀萧条,而是生命的蓬勃生机。
“秋风秋雨愁煞人”、“草木摇落露为霜”,文人的悲秋情怀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但词人在这里,独立寒秋,面对眼前的秋景,却没有伤感失意,而是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这天地间万类竞自由的蓬勃生命,是谁在主宰着它们的命运呢?
眼前的壮丽景象激发了词人胸中的豪情,虑及当时中国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故词人有此一问。
在这里,词人并不是意在讨论中国革命领导权的问题,而是认为,不论是哪个党派,最后能真正引领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引领中国走向强大的,都必定是中国意气风发的青年一代!
词人眼中的秋景是如此壮阔,一扫以前士大夫笔下的颓靡失意,这是因为词人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论情与景的关系时曾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词人眼中的壮丽之景,便是因为胸中的凌云之志!
这首词写于年,当时的词人刚过而立之年,正是意气风发、建功立业的大好时节,词人直接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取得了重大成功,面对湘江秋景,词人笔下激荡的也是满腔豪情。
02
词的上阙发出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词人心中自有答案。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词人曾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在这里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之中的很多人此后都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比如何叔衡、蔡和森等。
面对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有志于救国救民的词人与同伴们一面赞叹祖国充满生机活力的锦绣山河,一面悲愤大好河山无辜沉沦的惨象。“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在这里是借代手法,代指旧军阀,那些不可一世的军阀在少年词人的眼中就如同粪土一般不值一提、不屑一顾。年袁世凯称帝,词人曾组织印发反袁小册子;年还领导了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在那个时候,词人就已经开始在致力于拯救中国,在思考中国的出路,思考振兴民族的方法。
“少年心事当拏云。”(李贺《致酒行》)词人和同伴们的拿云心事就是天下为公的胸襟和情怀。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词人在这里面对壮丽秋景,回忆昔日的峥嵘岁月,忍不住发出对朋友们的热切呼唤。“曾记否”,是殷殷相问,也是提醒呼唤,中国的革命正在蓬勃发展,大好男儿应该不忘少年凌云志,积极投身革命事业。
“中流击水”是化用祖逖中流击楫的典故。《晋书·祖逖传》中记载,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名词。词人在这里化用这个典故,正是表达了立誓振兴中华的豪情。
03今日青年的使命感
年前的今天,北京的青年学生自发走上街头,高呼爱国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河山”、“还我青岛”,以从容之姿立于时代风浪之巅。中国青年的家国情怀,中国青年的拳拳爱国心,在这些呐喊声中得到最强呼应。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给父亲的诗中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正是因为少年时便有如此胸襟和家国情怀,才在此后的革命道路上愈发坚定,直至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今日的中国青年同样也是祖国的骄傲和未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全国各地的青年志愿者迅速集结,从不同的方向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疫情缓解后,又默默回归自己平凡的岗位,在自己的位置上为建设祖国尽心耕耘。
中流击楫有担当,冰天跃马敢作为。今日的中国青年,以青春护中华,以才智佑中华。中华民族有如此青年,大幸也!
最后,我们再次以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共勉: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