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麓湖,鸟的天堂玉溪日报

近年来,通海全县上下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县委、县政府一直致力于优化生态环境,持之以恒的生态治理,在杞麓湖周边实施退田还湖、不断扩大湿地面积,打造“鸟类天堂”,杞麓湖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沿湖周边的湖滨带形成了一个景美水秀的生态湿地,各种珍稀鸟类频繁光顾。为群众增添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让人们可以亲近大自然,与湿地内的鸟儿近距离接触。

通海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包括水域、湖滩、岛屿等,总面积.22公顷,是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环境资源和生产资源,在维护生态平衡特别是提供珍稀动物栖息地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下是摄影爱好者近一年来

在杞麓湖跟踪拍摄到的

多种国家稀有和

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的图片

一起来看

1

年12月16日上午9:45,在杞麓湖长河段拍摄到号称“世界上最漂亮的水鸟”紫水鸡,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值得一提的是,年8月31日,在杞麓湖十街石板沟段再次拍摄到紫水鸡。在此之前,年在杞麓湖首次发现了紫水鸡,成为在玉溪发现的鸟类新记录物种。紫水鸡在世界分布较为广泛,但在中国数量极为稀少珍贵,是云南湿地生态系统中,一种罕见的鸟类。紫水鸡是反映区域湿地生态系统相对完善的标志性物种之一,目前仅在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少量分布。

2

年12月19日上午,在者湾河湿地公园拍摄到池鹭,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3

年4月9日,在杞麓湖南岸金山段拍摄到长嘴苍鹭,及其幼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4

年4月23日,在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长河段拍摄到褐翅鸦鹃,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5

年4月28日、29日,在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拦污闸附近水域和者湾河湿地内先后拍到了号称“世界最小的鸭子”,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为稀有的棉凫,这是杞麓湖鸟类有记载以来的首次发现。

06

年5月30日,在杞麓湖石板沟拍摄到红脚鹬,属于国家三级重点保护动物。

7

年6月1日,在通海县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者湾河湿地内偶然拍到了国际红色濒危物种——白眼潜鸭,这是第一次在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见到白眼潜鸭的身影。

8

年6月4日,在杞麓湖北岸石板沟湖滩拍摄到环颈鹬,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9

年6月13日,在杞麓湖北岸十街段鸟岛拍摄到钳嘴鹳,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10

年8月20日,在杞麓湖北岸大营段拍摄到牛背鹭,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11

年8月27日,杞麓湖北岸石板沟拍摄的黑翅长脚鹬,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

12

年8月30日,在杞麓湖沙沟嘴拍摄到喜鹊,属于国家国家三级重点保护动物。

13

年9月23日,杞麓湖湿地内拍摄到野生绿头鸭,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14

年8月31日,拍摄到灰头麦鸡,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15

年11月24日,在杞麓湖龚杨段湿地内拍摄到草鹭,目前仅发现一只,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在中国的分布和种群数量均不及苍鹭普遍和常见,这也是杞麓湖首次记录到草鹭。

草鹭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南部以及东南亚、印度等地。每年4月至6月、8月至10月,草鹭会在繁殖地中亚和越冬地印度之间迁徙。在杞麓湖发现的草鹭,很可能就是迁徙途中迷了路,这种鸟也被称为“迷鸟”。这只草鹭的发现,对杞麓湖鸟类研究将会提供宝贵材料。

16

.11.26,在杞麓湖湿地公园拍摄到雀鹰,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雀鹰俗称鹞子,体形比苍鹰稍小,成鸟上体青灰色,尾羽较长,有十分明显的深褐色横斑,很容易识别,常栖于山地林间,我省也是主要分布地之一。雀鹰如今数量正在逐渐减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7

年11月26日,在杞麓湖湿地内拍摄到夜鹭,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夜鹭是中型涉禽,体长46-60厘米。体较粗胖,颈较短;嘴尖细,微向下曲,黑色;胫裸出部分较少,脚和趾黄色;头顶至背部羽毛黑绿色而具金属光泽;上体余部灰色;下体白色;枕部披有2-3枚长带状白色饰羽,下垂至背上,极为醒目。栖息和活动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泽和水田地上。夜出。喜结群。主要以鱼、蛙、虾、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分布于欧洲大陆、非洲、马达加斯加,往东经小亚细亚、印度、印度尼西亚、亚洲中部、南部,一直到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朝鲜和日本。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8

年11月28日,在杞麓湖拦污闸附近拍摄到的凤头鸊鵜,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9

年11月29日在杞麓湖拦污闸附近拍摄到的白胸翡翠。

2

到湖边游玩的人们会发现,杞麓湖湿地内,成百上千只白鹭和灰鹭已经长年在此“安营扎寨”,而冬候鸟红嘴鸥大部队已经抵达杞麓湖。

白鹭是最具魅力的湿地观赏鸟类之一,鹳形目鹭科白鹭属,通常也叫小白鹭(LittleEgret),是杞麓湖湿地数量最多的鹭科鸟类。由于其对环境的要求较高,被看作湿地环境质量优劣的标志,有湿地生态环境“指示物种”之称。

图片摄影:黄俊

来源:礼乐名邦通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02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