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雕鹰首和小陶猪长这样相约龙博遇古

白癜风平安医院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ingyinfenxi/82814.html
「本文来源:龙头新闻客户端」小动物,我们经常能够见到。可古时候的小动物长什么样,同学们了解吗?近日,“相约龙博”系列科普课就带领大家在线上跟历史文物“骨雕鹰首”和“小陶猪”打了一次照面。“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年的秋天,考古工作者在对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县新开流遗址进行科学挖掘时,出土了大量的精美陶器、骨器和牙器。在这些极具原始氏族渔猎风格的艺术品中,“骨雕鹰首”的出现尤为引人注目。据省博物馆的讲解老师介绍,此骨雕用兽骨雕琢,长7.3cm,宽2.5cm,鹰眼怒目而睁,十分逼真。而对于它的诠释,中外学术界有三种观点:第一是古人饰物说,第二是原始艺术说,第三是萨满文化说。据悉,鹰和古代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各族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是黑龙江流域各族向中原王朝进献的重要贡品,也是当地各族与中原汉族人民友好往来的桥梁纽带。对于“莺歌岭小陶猪”,不少同学并不陌生。它们是于年在牡丹江镜泊湖南端的莺歌岭遗址发掘出土的。陶猪造型惟妙惟肖、体态各异,可以称得上是原始匠人们的杰出作品。在5只完整的陶猪中,一只公猪带有明显的野性特点,分析应该是野猪向家猪过渡的品种。一只母猪则姿态悠然,体态匀称。省博物馆讲解老师介绍,大量陶猪的出土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在黑龙江这片广袤土地上生产生活、驯养家畜的场景。线上课中,同学们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并通过手工复刻文物的方式“再现”了这些古时候小动物的形象,来了一场“穿越”之旅。课后,省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本节课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对肃慎先民文化生活、新石器时代文化有所了解,同时掌握了陶制艺术品、动物形象的相关知识,达到传承与发展的教育意义。接下来,黑龙江省博物馆将继续结合本省特点和馆藏资源,更好地丰富“相约龙博”的课程内容,让广大学生足不出户感受到博物馆的魅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02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