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家号推荐机制看大侠卢小鱼之夕阳红战

01先说题外话

最近正在参加百家号开展的免费新手培训,学到了很多干货。表示感谢。可以说百家号投入了大量的金钱人力和流量来开展这项活动,诚意满满。在培训之前我很少更新百家号,更新的时候主要是当做一种兴趣爱好,文章发表之后自己总是喜欢看看有多少点击。每次多一个点击,心里就非常开心,因为自己的想法能够跟别人分享,是很开心的一件事。如果将来自己写了篇文章,每天的点击估计也都有好几千,看看自己写过的文章,也充满了成就感,而且应该也会有几块钱的零花钱,想想也很开心。不过那个时候5块钱能不能买根冰棍,那我就不知道了。

02通过这几天的学习,结合我自己的思考,先分享下心得:

1.目前我体会的百家号推荐机制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强调作者要垂直。一定要固定在一个领域写作。这样的理念,好处就是能够让作者能够更好的在一个领域提升自己,毕竟一个领域写的文章越来越多,肯定能够在某个相关领域从知识和阅历等方面有所积累,文笔日益熟练,文章的质量也能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也便于推荐系统更好地将作者的文章推荐给感兴趣的读者,毕竟读者的兴趣一般来说也都是在某一个领域,所以这种垂直的理念还是很好的。此外就是鼓励作者的文章往深度发展,打击仅仅依靠标题吸引眼球的标题党。试想一下,如果打开百度,满屏幕都是震惊!天哪!这样的字眼,阅读感觉肯定是不好。当然,写有逻辑有内容的深度文章,肯定需要作者投入相当大的精力。2.其次就是流量分享的阶梯制随着作者获得原创标签,到优质标签,我相信该作者获得更多推荐的机会就会更大。我以前对小说网站有过了解,类似的机制似乎也是存在的,比如作家的级别,其次是采用不同层次的推荐进行PK,阅读订阅好的作品就会给更多的推荐。前面就是我的学习心得,

03如果用领域垂直的理念来分析网剧《大侠卢小鱼之夕阳红战队》

第一,从标题来看,作者仍然在做垂直领域,就是大侠卢小鱼的IP。但是这部网剧和原来网上比较火的《绝世高手之大侠卢小鱼》比较,从剧情、服装、人物来看,显然二者的联系比较小。原来的《绝世高手之大侠卢小鱼》是从解构邵氏电影的角度出发的。各种对邵氏电影风格的模仿,很吸引了一部分在小时候录像厅里看过邵氏电影的70,80后的目光。但是这部《夕阳红战队》从服装和整部剧的风格来说,除了李建刚这个目前戏份不多的角色还能看出邵氏电影的影子,别的方面已经比较难找到了。第二,虽然这部网剧的标题还能保持大侠卢小鱼这个领域的基本垂直,但是网剧的内容显然跑题了。以前善良大叔在卢正雨的贴吧上提过建议,就是继续从多部邵氏电影中挖掘题材。这样就能保证这部网剧从剧本和题材上的深度。实际上《绝世高手大侠卢小鱼》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来自于对邵氏电影的一种解构或者说嘲讽。这个梗其实是可以继续下去的。而现在,从邵氏武侠进入了金庸武侠,剧中出现了雕兄,还有梅超风。金庸武侠的的电视剧不要说看,就是拍都拍烂了。你能玩出什么新花样?从目前的内容来看,所挖掘的金庸武侠的内容,显然也乏善可陈,基本体现不出来,空有招牌,看不到内容。因为IP的单薄,导致搞笑的内容十分牵强。实际上,邵氏电影中的“如来神掌”,“鹰爪铁布衫”这种后耳熟能详的IP,很有一些可以挖掘的元素,也能从剧情和人物中挖掘出一些新意。第三,因为新剧没有尽量保持和《绝世高手大侠卢小鱼》所聚焦的题材,风格,剧本乃至人物的相关性,所以导致新剧整体风格和老剧相去甚远,几乎完全认不出来了。上图为新剧,下图为老剧因为剧本的单薄,搞笑的勉强,豆瓣的评分很低也是意料中的事。因为整部剧的根基非常不稳,基本就是筑沙成塔,如果仅仅是堆砌材料就能称之为创作的话,那天底下能够当编剧和导演的人太多了。

04写在最后的话

保持领域的垂直很重要。显然是提高内容质量的重要手段,并蕴含着深刻的内在逻辑,也是我这次参加百家号培训的重要收获。也希望自己能够把写作的爱好坚持下去,做一个在娱乐领域特立独行的作者。也希望卢正雨能够保持领域的垂直,在挖掘邵氏电影的路上越走越远,能够给观众一个原汁原味的大小卢小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36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