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掉唯一住房建起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徐立强

北京正规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大众日报记者肖芳

卖掉唯一住房建起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组建余人的志愿者队伍,20年矢志不渝——

徐立强:野生动植物的守望者

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云南昆明开幕。在大会主题征文集中,青岛市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埋下保护种子,倾情守护20载》事迹入选,成为山东省唯一入选的案例。

这个协会的发起者和负责人,是年出生的青岛市城阳区小伙儿徐立强。他说:“我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我有个大大的美丽中国梦。”

在过去的20年里,他辞掉外贸企业的工作,卖掉唯一住房,回到崂山脚下的农村老家,自筹资金建起野生动植物保护站。他发起成立了山东省第一个区县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组建了一支余人的志愿者团队,收容救护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红角鸮等野生动物余只,保育濒危植物青岛百合余株,广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成为远近闻名的野生动植物“守护者”。

近年来,徐立强先后荣获“感动城阳十大好人之星”“青岛市文明市民”“感动青岛道德模范”“山东好人之星”等荣誉称号,年荣登“中国好人榜”,年被评为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今年,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之际,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党支部获评山东省优秀基层党组织。

20年累计救助野生动物多只

从城阳区夏庄街道少山社区出发,沿蜿蜒的护林山路上行,至崂山西麓半山腰处,几间依石势而搭建、贴了木质外立面的钢构小屋,便是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的驻地。

“这个浑身警觉、羽毛倒立、长得像大号猫头鹰的家伙,是我们救助的一只雕鸮。它是一种大型夜行猛禽,体重达到8斤,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徐立强带领记者来到一处笼网外,介绍了一位已经在此居住了3个月的“客人”。

今年8月份,这只雕鸮在迁徙途经青岛时,不慎撞上了一处高层建筑玻璃,受伤坠地,难以飞行。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接到群众电话举报后,立即安排志愿者将它带回保护站进行救治。“今年10月,我们曾把它带到野外进行放飞,但没成功,等它飞行能力再恢复一下,我们会再试一次。”徐立强说。

这只雕鸮的邻居,是一位“住”了更久的猕猴。“猕猴在我国主要生活在南方,在北方野外缺少食物,没法越冬,所以不能随便放生。”徐立强介绍说。这只猕猴原本有人饲养,后来被非法放生,跑到其他居民家里觅食、闹事,最后被协会志愿者带到了保护站。

“我们近期一共收容了3只猕猴,其中2只送到青岛市动物园了,但这只送不进去了,因为它是雄性,动物园的猕猴种群里如果雄性太多了会打架,所以我们就暂时继续养着。”徐立强说。

孔雀、玄凤鹦鹉……保护站里还有更多的野生动物,它们或在此“养伤”,或在此“暂居”。徐立强告诉记者,对于本地没有的野生动物品类,保护站会在确保其健康后送往青岛市动物园、青岛农业大学等收容场所或科研机构;对于迁徙路经或本地既有的野生动物品类,则会在条件成熟时尽快放生,让其回归大自然。

像这样的野生动植物救护,徐立强已经做了整整20年。他和伙伴们累计收容救护野生动物超过只,其中包括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红角鸮、苍鹰等,国家三级保护鸟类朱雀、绣眼鸟、丘鹬、斑鸠、白骨顶鸡等和濒临灭绝的黄脚三趾鹑等;累计制作并在崂山西麓、胶州湾畔湿地、白沙河湿地等区域悬挂了1.3万余座人工鸟巢,为多只野生鸟类提供了繁衍栖息的温暖家园。

辞职成立全省首个

区县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

虽然早已是岛城野生动植物保护领域的“专家型人才”,但令人意外的是,徐立强并没有科班学历教育背景,而是会计学和酒店管理学出身。那么,他为何会走上野生动植物保护这条路,而且一走就是20年?

徐立强说,自己从小就在崂山脚下长大,对大自然和野生动植物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我从5岁开始在山里放牛,童年里的每一天好像都在和野生的花草、树木、鸟类打交道,抬起头就能看到树上站着各种鸟,有知道名字的,也有不知道名字的。”徐立强回忆说。他家所处的崂山山麓,具有温和的气候、复杂的地貌,春天有鸟儿在此筑巢繁衍,秋天有鸟儿在此南迁北徙,俨然一片鸟类理想的栖息地和庇护所。

年,徐立强20岁,正在北京读大学。这一年寒假,他回到少山社区,恰巧青岛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年更名为“青岛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志愿者要到崂山西麓进行鸟类环志和资源调查,需要一名熟悉山野路况的向导。寒冬时节穿林进山,又没有一分钱的报酬,村民们对这事儿并不“待见”,徐立强听说后却马上站了出来。

“我从小在山上长大,对情况很熟,而且感觉‘野生动物保护’‘鸟类环志’‘志愿者’等词儿听起来很高大上,作为年轻人也很有一股参与进去的激情。”徐立强回忆说。在做向导的过程中,徐立强和志愿者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志愿服务产生了浓厚兴趣。没多久,他便也加入了青岛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成为协会最年轻的一名志愿者。

毕业后,徐立强回到青岛,进入一家外资企业从事外贸进出口工作。利用工作闲暇,他积极参加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公益推广工作,并很快成长为协会的副秘书长,成为组织鸟类收容救护、科普宣传等活动的骨干志愿者。

后来,徐立强被委派到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东北林业大学学习野生动植物专业知识,更加坚定了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决心。年,徐立强辞去工作,开始筹备在家乡成立山东省第一个区县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年4月,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以及青岛市、城阳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青岛市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正式注册成立,徐立强担任会长。

卖掉唯一住房

建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协会成立初期,没有充足的资金与人员,力量十分单薄。最为急迫的是,野生动物收容救护,需要一个远离居住区的自然场所,怎么解决?

一番思虑后,徐立强卖掉了在城阳区购置的唯一一套住房,回到父母居住的农村老家,用卖房所得的这笔钱,在远离村居的地方建起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被救助的野生动物有了“家”,可他自己却没地方住了。时至今日,他和妻子一直在孩子上学的学校附近租房居住。

辞掉工作,没了工资,徐立强的家庭收入主要靠在老家经营的十几亩果园。堂堂一名大学生,不在外面好好工作,回家种地、护鸟,有人对此不理解,觉得他“入了迷”,有人说他“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就是为了“博出名”。

面对纷至沓来的不解和质疑,徐立强说,自己也不是没有动摇过。可随着国家对生态多样性越来越重视、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志愿者从一开始的几百人很快增加到几千人。“我总能感觉到,在使命感和责任心的驱动下,这个团队里好像有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我不断向前,活动越办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根本停不下来。”徐立强说。

他举了个例子:团队里有一名年近80岁的志愿者,名叫刘学永,毕业于山东省林业学校,曾担任青岛崂山林场场长。他对于花草树木,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是护鸟团队里的学术达人。他自学摄影,拍摄了各种野生植物照片20多万张,每种植物都按照萌芽期、花期、果期的变化拍摄,详细记录了崂山地区的大量野生植物资料。不幸身患重病后,刘学永第一时间找到徐立强,送来一张光盘和3个U盘,把自己多年收集的一手珍贵资料无偿托付给徐立强。

“凭我一人之力,很难将这些植物知识科普给更多人,而你还很年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干这件事。每个物种都有它的价值,都是大自然的馈赠。这些资料只要能激发出孩子们的一丁点儿兴趣,我就一辈子无悔无憾。”徐立强至今清楚记得老人当时的这些殷殷嘱托,令他很是感动。如今,根据老人提供的详实资料,徐立强和志愿者们已先后在学校和社区组织了数百场科普宣讲和研学活动。

如今,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志愿者队伍已经达到多人。他们配合森林公安、林业部门、相关街道等开展各类活动,成为一支远近闻名的野生动植物守护力量。

清网护飞

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徐立强介绍,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目前的日常工作,一方面是受当地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委托,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受理志愿者和群众相关举报线索,第一时间对受困的野生动植物进行收容救护;另一方面是自主开展栖息地保护工作,主要包括清网、投喂、护飞、为鸟安家、科普宣传等。

崂山山麓是迁徙鸟类栖息繁衍的良好庇护地,也存在很多违法者私捕滥猎的情况。每逢春、秋两季,徐立强和志愿者们每天都会走进深山,进行长达数小时的巡山护鸟行动,打击违法捕猎,割除捕鸟网具。

即便是“老山民”,对周边山头比较熟悉,但山路崎岖难行,难免会发生意外。这些年来,徐立强登山摔倒、滑倒受伤的情况有很多。有一次,他清早独自进山护鸟,行至崂山西麓的一处山腰时脚下不慎踩空,摔到一块大石头上昏了过去,直到当天傍晚才苏醒过来。

比发生意外更加危险的,是与偷猎捕猎者的正面冲突。“作为群众性组织,协会没有执法权,遇到不配合的,现场只能跟他讲道理、讲法律,有时要对峙很长时间才能把网捕的鸟解救下来。”徐立强说。他的右手有几处明显的疤痕,这是一次劝阻盗猎者盗捕鸟类时,被对方拿着镰刀砍伤后留下的。

除了非法捕鸟网,果农们为阻止鸟类啄食果实而使用的防护网,也会给野生鸟类带来安全隐患。“对于这些果农,我们不仅会劝说拆除防护网,还会为他们免费提供气味型驱鸟器等替代工具,既为鸟类消除了生存隐患,也帮果农们避免了损失。”徐立强说。

胶州湾畔以及墨水河、白沙河下游的大片湿地,因鱼虾、蟹贝、水草资源丰富,也成为很多候鸟迁徙的中转站和落脚点。每年冬天,鸟儿们都会聚在这里饮水、觅食,而捕鱼者非法布设的地笼网,则给这些鸟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地笼网主要是为了网鱼虾,但水鸟如果在觅食时钻进了地笼网,就出不来了,只能被活活困在里面。”因此,徐立强和志愿者们也经常在退潮时到湿地或河道开展“清网行动”。

要进入满是淤泥的地方清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徐立强介绍说,志愿者会首先穿上笨重的防水服,然后在腰上绑一根绳子,其他志愿者在岸上牵引,然后才能小心翼翼走到淤泥中间,用工具刀清理网具。“有时清网会发现绿鹭等濒危物种死在渔网里,我们志愿者就会感觉十分痛心和自责,后悔自己没能早发现早清理。”徐立强说。

公益推广,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群体的科普宣传,是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另一重点工作。“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力量非常有限,只有发动更多的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广泛地参与进来,通过影响孩子,进而影响家庭、社会,让城市未来的主人们都同步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我们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才会真正变成现实。”徐立强认为。

截至目前,徐立强已在青岛市共联共建50多所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学校,讲授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开展“青岛为鸟安家”行动。他还发起青岛市首届珍稀野生动植物生态保护科普巡展,将20年来发现和保护的多种珍稀鸟类和多种珍稀植物制作成图片展板进行展览。年,他还积极参与到城阳区与甘肃陇南地区的东西扶贫协作活动中,带领协会志愿者到陇南当地小学开授科普教育课、捐助科普教育书籍,还通过发起公益众筹的方式,资助陇南学生来青岛进行生态研学,并协助陇南成县成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

“抗击疫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作为一名党员,徐立强时刻将党徽佩戴在胸前。他认为,这是一份光荣和鞭策,意味着要“想干事、能干事、冲在前面”。

年,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党支部正式成立,共有5名正式党员,徐立强任党支部书记。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野生动物的收容救助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野生动物是新型冠状病毒溯源的重要方向,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三部门也联合发布公告,要求各地饲养繁育野生动物场所实施隔离,严禁野生动物对外扩散和转运贩卖。“每年春节前,都是观赏鸟类交易的高峰期。”徐立强表示,协会党支部迅速响应国家号召,制作了十几版“革除陋习、禁食野味”的抗击疫情宣传海报,在周边社区张贴、发放,向居民介绍非法猎捕、饲养、食用野生动物的危害。

徐立强回忆,当时有一户居民被举报非法饲养野生松鼠,志愿者入户查看后发现是7只赤腹松鼠,属于濒危物种。饲主介绍说,原本是朋友送了2只,养了多年后慢慢繁衍到了7只,一家人已经“都处出了感情,实在不舍得”。首次入户的志愿者虽然反复劝说了一个多小时,却最终无功而返。

几天后,志愿者第二次入户,继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对收容后的处理方案进行了详细解释。听闻这些赤腹松鼠最终将被送往青岛市动物园,可以得到更为适合的生存环境和更为专业的照料,自己也还有机会再次见到,饲主一家人终于同意交出。“这种饲主虽然违了法,但出发点并不是恶意的,所以我们也要把劝说工作做细致、做温和,尽量避免引发冲突。”徐立强说。

年6月,在青岛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的抗击疫情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中,徐立强被评为“全市抗击疫情最美志愿者”,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被授予“抗击疫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从国家到地方,这些年对生态文明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回忆迄今走过的廿载志愿服务历程,徐立强从国家、省、市、区相关部门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越来越有力度的支持中,感受到了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理念的改变。而身边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则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何为“大道不孤,德必有邻”。

高高的个子,魁梧的身材,略带沧桑的脸庞,这个典型的胶东汉子,就是协会志愿者黄强。今年38岁的黄强,是城阳区城阳街道仲村社区居民,一名短途小货车司机。他总是憨憨地说,自己别的没有,就是力气多,能干活。他积极参与协会各类志愿活动,忙前忙后跑运输。人工投食保证候鸟越冬所需的数千斤玉米、白菜等,湿地和河道清网行动所用的橡皮筏、冲锋舟等物资,都是黄强开车一趟趟地拉过去。每次有活,他总是第一个抢着干。次数多了,协会提出从有限的经费中给他补贴部分油钱,但黄强一次都没有收。

12岁的郭尚东是青岛实验学校的学生,也是协会的“铁杆迷弟”。他6岁时在学校听了徐立强关于鸟类保护的讲座后,便主动提出要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成为协会中第一个“未成年志愿者”。此后,他每年都会参加“秋季护飞”“爱鸟周”等活动,小小的身影跟着大人参与救助鸟类行动,一点儿都不怯场。今年,郭尚东还在就读的学校发起成立了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社团。“我虽然年纪小,但是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决心和信心一点儿不比别人差。”郭尚东说。

青岛小嫚儿徐双的父亲经营着一家盆栽小店,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很多年前,大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还比较薄弱,盗采盗挖现象比较普遍,父亲出售的盆栽里就有不少来自崂山山林。在一次制止野生植物盗挖的活动中,徐双与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结缘,开始意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并成为一名志愿者。在协会的支持下,她帮助父亲开展盆景人工种植工作,不仅再也无需上山采挖树木,而且可以实现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小人物’也要有大梦想,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让人与自然谐相处,这个梦想真的很大,想要实现它,靠的就是无数‘小人物’的坚持。”徐立强说,野生动植物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方可能困难重重,但他并不孤单。“我身边已经有一大群执着的‘小人物’,我们相信未来这样的‘小人物’会越来越多,涓涓细流汇成大河,我们的‘美丽中国梦’定会成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19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