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为苍鹰,勿与鸟鸣深度
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息。——冯梦龙
“不争之争,是为深争;以弱胜强,乃是至强”,这句话源自道家思想。
所谓的“不争之争,是为深争”,其实就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退一步海阔天空,反而会得到更多,这样来看,这句话蕴含着古老的博弈智慧。
林语堂是这样来解释的: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在老子的思想里,不争不抢,绝不是一种逃避,更不是懦夫的表现,更多的是一种趋利避害的智慧。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种思想很考验一个人的情商。
不争是非
人称布衣宰相范仲淹的二儿子——范纯仁。虽然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不及父亲,却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气度。
一代大儒程颐与范纯仁素有交往。一天,程颐去拜访刚刚卸任的范纯仁,谈起往事,范纯仁显得十分怀念自己当宰相的时光。
程颐不以为然:当年你有很多事情都处理得不妥,难道不觉得惭愧吗?在你任相的第二年,苏州一带发生暴民抢粮事件,你本应在皇上面前据理直言,可你却什么也没说,导致许多无辜百姓受惩罚。
范纯仁连忙低头道歉:是啊,当初真该替百姓说话!此后,程颐又指出了范纯仁的许多过失,范纯仁都一一认错。
事隔多日,皇帝召见程颐问政,程颐畅谈了一番治国安邦之策,皇帝听后赞叹不已,感慨地说:你大有当年范纯仁的风范啊!
程颐不甘心将自己与范纯仁相提并论。皇帝命人抬来一个箱子,说:里面全是范相当年进言的奏折。
程颐似信非信地打开那些奏折,这才发现自己前些天所指责范纯仁的事情,其实他早就进言过,只是因某些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罢了。
程颐红了脸,第二天专程登门道歉。范纯仁哈哈大笑:不知者无罪,您不必这样。
范纯仁常说:懂得恕人,受之不尽。恕,是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
面对他人莫须有的责备,与其抬头辩解,不如低头认错。
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被人误解,但与其辩解,不如沉默,也许是上上之策。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如果你老是争辩、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要知道,没有人能从无谓的争辩中得到胜利。
遇事不怒
公元前年,楚汉相争进入关键时刻。
西楚霸王项羽为了解决军中粮草问题,决定东击彭越。
项羽在临行之前,把大司马曹咎叫到跟前,嘱咐他说:无论如何要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守住成皋,一定要等他回来再和汉军决战,切不可盲目出击。
项羽走后的前几日,曹咎遵从项羽交代,任汉军怎么挑衅,都坚决按兵不动。
但未过几日,曹咎禁不住汉军的激将法和汉军越来越升级的辱骂,最后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凭着一时之气,置项羽的命令于不顾,贸然率军离城出战,结果在半渡汜水时中计。
最终导致大败,成皋失守,而他自己也畏罪自杀了。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情绪激动,发怒的时候,也正是他心理防线最脆弱的时候。
应该三思而后行,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如果你想要做出一番事业,首先就要学会制怒,遇事先冷静地思考,千万不要冲动,以免陷入他人布下的陷阱。
遇事不怒,保持理智,学会隐忍,才能成就大事业。
做人要学会隐忍,遇到事情,要学会按捺住情绪,耐心观察,以免给自己事后留下后悔;
被人误解了,微微一笑,事情的真假,时间会给最好的回答;
人生一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斤斤计较,争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吃点亏不失为一种睿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