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陶鹰鼎到妇好鸮尊原来猫头鹰
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中精品云集,每一件展品都可堪称为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代表作,其中两件禽鸟造型的三足器皿吸引了寻访君的目光。
一件陶器鹰头巨目、生动拙朴,一件青铜器雄浑大气、造型奇特,两件器皿均巧妙利用禽类生长特点,使二足和一尾呈三角形分布,特别是尾部造型特点十分相似。那么,这两件材质不同、出土地点不同、制作时期不同的展品,是否有内在联系呢?
其实,两件器物的禽鸟原型均源自一种在上古时期充满神秘气息、受人类尊敬和崇拜、被认为通灵鬼神的禽类——鸱鸮(音“chixiao”),即我们今天俗称为“猫头鹰”的鸟类。
陶鹰鼎,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属于距今年到年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鼎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通体由细腻的泥质陶打造而成,展示出远古先民充满智慧的创造力和高超的造型工艺和烧陶技术,是我国史前鸟兽型器的代表作,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鼎的形象是一只健硕、威武的鹰,双腿粗壮、尾部下垂,形成三个稳定的支点。头部眼睛圆睁、喙部如钩,仿佛已锁定猎物、蓄势待发。鼎口巧妙位于背部和双翅围拢的空间内,使鼎的实用空间充足,便于先民在鼎内盛放食物并围坐食用,足尾之间可烧火加热。禽鸟造型不但不影响鼎作为实用器的使用性,更为鼎的外观形象和增加了艺术性。
在仰韶文化之前,先民们共同使用普通陶器。此件陶鹰鼎的出现,被认为是社会结构开始分化的证明,即小部分人开始逐渐掌握特权、成为贵族,调配更多的资源,通过拥有和使用贵重的器物强化其身份和地位,彰显其拥有的特殊权力。
此鼎出土于一座成年女性墓葬,出土物品还包括骨匕、石圭、石斧和其他生活器皿。国博的专家推测,此鼎的主人应是一位高级贵族或部落首领,将陶鹰鼎作为其随葬品,表达其高贵的身份和地位。
这件陶鹰鼎出土背后,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年,陕西华县太平庄村民殷思义在锄地的时候发掘出了这件又大又圆又硬的“陶盆”,就把它抱回家当作喂鸡的“饲料盆”。一年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师生来到当地进行考古调查,殷思义也将这件捡来的“陶盆”交给师生们鉴定。
没想到,这件“陶盆”竟为仰韶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十分珍贵!北大师生们又迅速赶到当年发现鼎的地点,并从此处发掘出一座距今年的墓葬。这件珍贵的陶鹰鼎也于年入藏国家博物馆。年1月,国家文物局发布《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陶鹰鼎名列第二位。
虽然现在鼎被正式命名为陶鹰鼎,但在它被发现之初,北大考古队将其命名为“陶鸮鼎”。《华县泉护村》考古报告中记载:“年秋,在泉护村遗址附近调查时,太平庄农民殷思义向我们送交了他在耕地时获得的鸮(鹰)鼎和小口单耳平底瓶,并告诉这两件器物的出土地点。”
当年考古队称其为鸮鼎并非偶然,因其在华县泉护村(距华县太平庄约20公里)的考查中发掘出一件鸮形陶器。这件被命名为“鸮面”的陶器高7厘米,直径14.1厘米,现珍藏于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其眼部、喙部造型特征与陶鹰鼎如出一辙。
有趣的是,多年后的年,因当地工程建设需要,考古学家再次来到华县泉护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获得了一批较完整的动物骨骼标本。在十余件鸟类标本中鉴别出三种猛禽——苍鹰、雕和雕鸮。
苍鹰、雕和雕鸮考古学家据此推测,应为几种猛禽自然死亡或被偶尔捕获,待其死亡后埋藏;同时,骨骼上毫无人为穿孔、打磨迹象,古人对此类猛禽存在至高的崇拜,不用其骨骼作为饰物的原料(摘自《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发现的全新世猛禽类及其意义》年06月24日张玉光等)。
上左:苍鹰上右:雕下:雕鸮从喙部特征来看,鹰的嘴峰2-2.5厘米,雕为3.8-4.2厘米,而雕鴞达4-5厘米。
左至右:苍鹰、雕和雕鸮从体型来看,一般情况下苍鹰体型偏小,身长约50-70厘米,体重约-克;雕(以草原雕为例)身长80厘米左右,体重约-克;雕鸮身长约60-90厘米,体重在-克之间,个体差异较大。此外,鹰的跗跖(腿下部至趾)没有覆盖羽毛,相对较为纤细,而雕和雕鸮均有羽毛覆盖,更加粗壮,爪子更加尖锐有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苍鹰一般捕食老鼠、蛇、野兔或鸟、鸮等小型猎物,雕的猎物还包括一些大型的动物如山羊、小鹿等,而雕鸮可以捕捉狐狸、豪猪甚至是较小的鹰类或者有蹄类。
雕鴞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夜行猛禽,听觉和视觉在夜间异常敏锐,暗夜中行动自如。它悄无声息、行动敏捷,被称为“暗夜之王”,是名符其实的“暗夜杀手”。
回到这件陶鹰鼎,可以看到它的外形融合了几种猛禽的突出特点——头部眼睛圆瞪外凸、喙部弯曲尖利,双腿和利爪粗壮有力。不过,考虑鸮类夜行的特点,寻访君认为,远古先民们崇拜的猛禽更有可能是鸮。
远古时期,先人死去后被埋葬在土中,但人们相信,其祖先的魂魄依然存在并可通过一些占卜、祭祀和巫术活动与人世间相通。白天是人间的世界,而暗夜则是“鬼”即魂魄出没活动的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中,对黄帝的曾孙——帝喾(音ku)的描述中,便出现了“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可见,在古人心目中,鬼和神都是崇拜和祭祀的对象。而鸮,作为暗夜的主宰者,被视为祖先魂魄的化身,或与魂魄沟通的使者。
此件陶鹰鼎是被作为随葬品安放在墓中,鸮更有可能担负起护佑死者、帮助其魂魄于生者沟通的重任。北大塞克勒博物馆收藏的鸮面器也是一个例证。因此,寻访君认为“陶鸮鼎”应是更加准确的叫法。
第二件藏品是商朝时期的妇好青铜鸮尊。可以看出,鸮的耳、喙、翅、腿、尾等特征十分明显,同时带有适度的艺术夸张。
尊通高46厘米,口长16.4厘米,足高13.2厘米,盖高13.4厘米,为商王武丁时期铸造,距今已超过年,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市殷墟妇好墓。与此造型相同的鸮尊同时出土了两件,除收藏于国家博物馆的这件外,另一件收藏在河南博物院,为该院的镇院之宝之一。
此尊整体为一昂首挺胸鸮形。鸮颈后有鋬,头后开口附盖,盖前端一鸟,鸟后一龙。整尊纹饰丰繁、威严狞厉:雷纹衬地,蝉纹(喙和胸)、双头夔纹(颈)、饕餮纹(颈后、盖面)、盘蛇纹(翅)等交互使用,尾部饰有鸱鸮形象。器口下内壁有铭文“妇好”二字。
我们知道,妇好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令人敬佩的女性,她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将军和杰出的女政治家。武丁在位期间,殷商多次向四方征伐,不断开疆拓土,其在位统治期间被称为“武丁中兴”。妇好作为武丁的妻子,多次主动请缨、受命出征,并获得胜利,武丁对她极为敬重。妇好还担任占卜之官,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
商朝以鸟为尊,以鸟为图腾。《诗经·商颂·玄鸟》诗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朝祖先契的母亲行浴中,见一玄鸟卵坠落,并吞食之,后生下契。玄鸟,本意为黑色的鸟,也可引申理解为神鸟。这两件青铜鸮尊英姿飒爽、雄壮威武,让我们不禁提出猜想:鸱鸮,就是商朝崇拜的神鸟——玄鸟。
商朝的青铜器中,常带有鸱鸮造型和符号。观察这些器物造型,我们还可以依稀看出陶鹰鼎的影子——那威武的姿态、生动的形象和稳定的造型,即使跨越几千年,也依然在传承、发扬。
上图:晚商时期青铜鸮尊,高31.8厘米,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藏。
上图:青铜鸮尊,商代晚期,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上图:青铜鸮卣(you),商代晚期,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上图:青铜鸮卣,晚商,高19.7厘米,年石楼县二郎坡村出土。
尾部细节。上图:青铜虎鸟兽纹觥(gong),晚商,外国藏家旧藏,纽约佳士得拍出万美元。
可以看出,虽然陶鹰鼎与后期商代鸱鸮造型和纹样的青铜器制作于不同时代、采用不同材质、并在不同地点被发掘,但是,他们却都一脉相传于中原古老的仰韶文明,都是古人思索生命和探索自然的结晶。可以说,来自仰韶文化的陶鹰鼎开启了后期中华文化鸟兽器造型的先河。
上图:象尊,商晚期,高17.2厘米,宽10.7厘米,长21.4厘米,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上两图:虎食人卣,商晚期-西周初期。第一只:日本泉屋博古馆藏;第二只,高35.2厘米,宽23.3厘米,长23.6厘米,法国赛努奇博物馆藏。
上图:鸟尊,西周,长30.5厘米,宽17.5厘米,山西博物院藏。年曲沃县北赵村晋候墓地出土。
上图:獏尊,西周,高11厘米,长18厘米,山西博物院藏。年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上图:鸟尊,春秋,高25.3厘米,高33厘米,山西博物院藏。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地出土。
上图:鸟型青铜匜(yi),战国,高16厘米,长22.9厘米,国家博物馆藏。年河北省唐山市贾各庄出土。
上图:彩绘雁鱼青铜灯,西汉,高53厘米,国家博物馆藏。年山西省朔县照十八庄出土。
上图: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西汉,高34.1厘米,长58.1厘米,国家博物馆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