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近日,一则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多只珍贵候鸟的消息刷爆网络。成群的鸟儿们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自由自在地觅食、追逐、嬉戏,勾勒出一幅幅唯美动人的自然画卷,为春天的鄂尔多斯带了无限生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吧。
鄂尔多斯遗鸥自然保护区建立于年,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高原内陆湿地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遗鸥繁殖地及内陆湖泊。保护区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部,位于东胜市和伊金霍洛旗境内,地理条件独特,分布着众多咸水湖泊湿地,区内鸟资源丰富,是全世界遗鸥鄂尔多斯种群最集中的分布区和最主要的繁殖地。
截至年,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湿地鸟类83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物种有遗鸥、东方白鹳、白尾海雕,属国家二级保护的物种有角鸊鷉、赤颈鸊鷉、白琵鹭、大天鹅、鸢、大、红脚隼、蓑羽鹤、苍鹰、黑浮鸥等10多种。
遗鸥(学名:Larusrelictus)是鸥科鸥属濒危候鸟,体长为40厘米左右,属于中型水禽。夏天时成鸟的整个头部呈深棕褐色至黑色,上沿达后颈,下沿至下喉及前颈,深棕褐色由前向后逐渐过渡成纯黑色,与白色颈部相衔接。眼的上、下方及后缘具有显著的白斑,颈部白色;背淡灰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羽纯白色。
遗鸥繁殖地集中在蒙古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中国,其越冬地在中国和韩国亦有发现
遗鸥赤颈鸊鷉:赤颈鸊鷉是自然界中的游泳健将,善于在水下捕食。赤颈鸊鷉是鸊鷉目鸊鷉科下的一种中等游禽。鸊鷉嘴基部呈黄色,尖端为黑色。夏羽头顶和短的冠羽黑色,颊和喉灰白色,前颈、颈侧和上胸栗红色,后颈和上体灰褐色,下体白色。冬羽头顶黑色,头侧和喉白色,后颈和上体黑褐色,前颈灰褐色,下体白色,翼前后缘均白色,飞翔时极明显。
赤颈鸊鷉大天鹅:大天鹅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能和它比高的还有高山兀鹫),能飞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最高飞行高度可达米以上。雄雌同形同色,通体洁白,颈部极长;体态优雅。由黑黄亮色组成的喙部是大天鹅的显著鉴别特征,与小天鹅相比大天鹅喙部的黄色区域更大,超过了鼻孔的位置。同时大天鹅飞行时较为安静,迁徙时以小家族为单位,呈一字人字或V字形队伍。
大天鹅除了丰富的鸟类资源,保护区内还生活着众多的草原动物。主要有蒙古野兔、艾鼬、黄鼬、赤狐、兔狲、刺猬、蒙古黄鼬、五趾跳鼠、田鼠和草原沙蜥等。
黄鼬:黄鼬俗名黄鼠狼,是哺乳纲、鼬科的小型的食肉动物。虽然民间谚语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但事实上黄鼬主要以啮齿类动物为食,很少捕食家禽。黄鼬体型比较小通常在28-40厘米之间,尾长12-25厘米雌性小于雄性1/2-1/3。冬季尾毛长而蓬松,夏秋毛绒稀薄。
黄鼬赤狐(学名:Vulpesvulpes):赤狐的毛色会因季节和地区不同而有较大变异,一般背面棕灰或棕红色,腹部白色或黄白色,尾尖白色,耳背面黑色或黑褐色,四肢外侧黑色条纹延伸至足面。赤狐是一种听觉、嗅觉发达,行动敏捷的动物。赤狐喜欢独自作案,通常单独活动。夜里出来活动,白天隐蔽在洞中睡觉,长长的大尾巴还可以起到防潮、保暖的作用。
红狐年开始,东胜区实施引矿井水补水工程和引黄济湖工程。随着对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如今保护区的湿地水域面积达8平方公里,曾消失的湖心岛也再现水面,原有的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渐恢复。人类不是地球唯一的主人,让我们爱护地球,敬畏生命,保护生态环境,让这美丽的生灵永远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地球上。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人民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