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R入华募资,叫好者多,叫座吗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文|VCPE参考,作者
李子璇,编辑
李悠然
在中国投资了15年的KKR,终于能在中国募资了。
近日,美国PE巨头KKR旗下的「开德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下称:开德私募基金)在中基协完成登记备案。根据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股份由设在香港的KKR亚洲全资持有。
图片来源
中基协图片来源
天眼查这是KKR在中国拿下的第一块基金管理人「牌照」,同时也是美国PE在中国拿到的第一张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这意味着一扇史无前例的新机会窗口就此打开。
值得注意的是,中基协的信息显示,开德私募基金的业务类型属于「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等试点机构」。
所谓QDLP,是注册于海外并且投资于海外的基金,向中国境内的合格投资者募集人民币资金,并将所募集的人民币资金投资于海外一、二级市场的制度。
海南在去年5月出台了QDLP试点工作暂行办法,并在同年8月公布了首批试点名单,KKR就名列其中,开德私募便在此后成立。
不过借道QDLP制度,KKR需要面临两个限制:
首先是基金必须投向海外市场,包括境外非上市企业的股权和债券、境外上市企业非公开发行和交易的股票和债券、境外证券市场(包括境外证券市场交易的金融工具等),以及境外股权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基金、境外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
其次,海南的QDLP试点额度有上限,为50亿美元。与KKR一同入选QDLP试点名单的有4家机构,它们需要一起分这50亿美元,平均到每家头上仅为亿美元。目前,KKR具体能募集多少资金还不得而知。
入华募资,姗姗来迟
据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年就进入中国创投市场的KKR,在中国的投资并购数量达40起,投资规模超过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亿元)。
KKR曾先后参与了家电公司海尔智家(.SH,原「青岛海尔」)、LED企业雷士照明(0.HK),以及双孢白蘑菇生产企业裕灌科技等传统企业的并购。
其投资领域更是横跨南孚电池、平安保险等所在的传统制造业,蒙牛乳业(.HK)、中粮家佳康(.HK,原「中粮肉食」)等食品行业,以及天鹅到家、兴盛优选、认养一头牛等互联网、OO、新消费等新兴产业,甚至还覆盖农业、医疗、教育等行业。
但从投到募,KKR却走了15年。
市场普遍认为,KKR此前没有在中国开展募资源于国内较为严格的外商准入制度,而推动KKR成功入华募资的因素大致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中国在KKR未来的战略规划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KKR对未来中国资产管理业务的增长抱有很高期待,甚至在00年,KKR联合总裁兼首席运营官JosephBae曾公开表示,KKR希望把公司在美国的所有产品线都带到中国来,并且「10年后,KKR在中国的资产管理业务不会小于在北美的资产管理业务。」
另一方面则是相关制度逐渐开放和规范化。
此次,KKR在华募资所借道的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制度,尽管有着募资额度限制,但近年来我国QDLP试点额度呈不断上涨的趋势。
在年首批获准QDLP试点的企业中,有6家境外大型对冲基金公司合计只获得了3亿美元QDLP额度。随后在年3月,第二批5家获批的境外资管公司获得的总额度增长至5亿美元。
而在年4月,上海和深圳两地的QDLP试点额度一跃增至50亿美元。目前,在上海、北京、深圳三地,QDLP试点额度已经被提高至亿美元。
图片来源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此外,还有多家国际资管机构提交了追加试点额度的申请,并获得批准。据上海金融官微透露,瑞信投资、品浩投资、瑞锐投资三家QDLP试点机构分别获准追加额度亿美元、亿美元、1亿美元,获准总额度分别达到4亿美元、4亿美元、1.5亿美元。
因此,从政策层面来说,我国对海外资管机构入华募资的通道是在不断放宽的。Wind数据显示,截至01年1月中旬,国内已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QDLP基金共计只。
此外,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向VCPE参考表示,「我国对境外机构在国内从事金融活动的监管规则越来越规范化,KKR在中国境内设点募资或许也与此有关。」
去年10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在一场线下发言中强调,「金融牌照有国界。对境内外投资者禁止的金融业务,以及未对外开放的金融业务,境外机构不得在境内经营。已对外开放的金融业务,境外机构必须持境内相关牌照合法合规经营。」
这场发言迅速引发了市场对相关企业合规性的质疑,第二天美股盘前,富途控股(FUTU.US)一度跌近30%,老虎证券(TIGR.US)一度跌近0%。王骥跃认为,KKR此举或许也是为了规范操作,规避政策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市场环境低迷,进入中国募资的KKR虽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老熟人,然而,与众多本土PE机构相比,竞争力又何在?
独具鹰眼的「野蛮人」
KKR本身当然是块金字招牌。
对食品和烟草企业纳贝斯克公司(RJRNabisco)的收购是KKR的成名作。骆驼香烟和奥利奥是纳贝斯克的知名产品,但上世纪90年代,由于人们对烟草的厌恶,公司估值被严重低估。KKR入局后,在与纳贝斯克高层的较量中,以50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强势收入囊中,由此获得了「门口的野蛮人」的称号。
但「野蛮」并不是KKR行事风格的全貌,对时机的把握能力和能够识别优质资产的一双「鹰眼」,才是KKR更加明显的特征。
KKR诞生于年,起初从事以收购、重整企业为主的股权投资,即用小部分自有资金,再加上高杠杆获得公司控制权之后,将公司打包或分拆出售,并从中获利。
这一模式无疑顺应了大势。
年,美国杠杆交易数量发生近百起,并在此后连年增长,到80年代末,美国的年平均杠杆收购数量达到起左右。
作为杠杆交易先锋的KKR不仅收获了「杠杆并购之王」的名号,还收获暴利——从年到年,KKR最早设立的5个收购基金带来了4至17倍的本金回报,公司还声称为他们的投资者创造了平均每年超60%的利润。
而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KKR乐于「捕获」那些价值被低估或陷入困境的企业,它们通常拥有两个特征:主营业务突出以及拥有良好的现金流。
有例可援的是,KKR在年完成的霍代尔工业公司(HoudailleIndustries)私有化项目,这也是全球历史上第一笔大型上市公司私有化案例。
霍代尔的产品主要包括机械工具和管道及其他工业品,其中,最突出的管道产品一度占到企业销售额的58%和利润的68%。收购前夕,霍代尔拥有大约万美元的税前利润,而且基本没有债务。
同时,据《纽约时报》在年刊登的《接管希望与霍代尔(TakeoverHopeandHoudaille)》一文报道显示,对潜在的收购者来说,霍代尔公司的每股价值在35~40美元,但其当时的股价只有14~15美元——是被严重低估的。
最终KKR宣布以3.8亿美元完成了对霍代尔的收购。年KKR将霍代尔的部分业务卖给一家英国公司,实现了33.9%的年投资回报。
不过,杠杆收购如今只是KKR业务的一部分。从年起,KKR开始拓展业务版图,形成了私募股权基金、实物投资、杠杆信贷、非标信贷以及对冲基金等新业务。
此前,KKR的投资范围多局限在传统的农业、制造业领域,这令其错失许多机会,其中的一大遗憾便是中国的互联网。
尽管早在年移动互联网爆发前夜,KKR就进入中国创投市场,但彼时处于快速成长期的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大批优秀的互联网企业,KKR一个也没投,眼睁睁地错过了一个时代。
不过从年起,KKR开始拓展投资领域,陆续开启了基础建设、能源、房地产、医疗等投资业务,并在01年开启TMTGrowth股权投资计划。
如今KKR在北美、欧洲、亚洲、中东等重要经济区域设立了0多个办事处,管理着十余只基金。KKR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