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离人心上秋,为什么心上秋合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宋人吴文英在《唐多令·惜别》中说,“心上秋”合成了一个“愁”!那为什么“心”上面一个“秋”字,就成了“愁”呢?

古人之“愁”

“愁”,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憂也。从心,秋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说:“秋者,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揫敛,即收敛。

古人认为,秋天受西方燥气影响,万物收敛,在情志上易使人产生忧愁的情绪。

故,《礼记》中有:“西方者秋,秋之为言愁也。”

“愁”,是一个形声字,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两个字,复合成体,其中一个文或一个字,表示事物的类别,另外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读音。“秋”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最早是昆虫(类似蟋蟀)的造型,到战国时期,“秋”才逐渐演化成小篆,接近现在的“秋”字。而“愁”这个字,考证其起源,最早出现的就是小篆。这种形容情感的复杂的文字,在刚出现文字的上古早期是没有发明的,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先人,发明创造出来的。

学者们推测,“秋”有“禾谷孰(熟)”的意思,“愁”有可能是人们担忧秋天农作物的收成的好坏之说。

秋天与“愁”

“天地初开,万物混沌,清气升,浊气降.......”上古时期的人们认为,宇宙之间有阴阳二气,它们运行产生了世间万物,产生了四季,产生了清晨黄昏。当夏天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万物生长得也最繁茂茁壮;但是,盛极而衰,当阳气上升,旺盛到最高峰的时候,就会开始慢慢衰落,阴气就渐渐产生。秋天和冬天,阴气越来越重,以至于草木万物开始衰败凋零。当阴到极致,又会转为阳,阳生而万物生,于是又有了春天的嫩芽挂枝,百花争艳。

由繁花似锦、万物茁壮的盛夏,进入草木凋零的秋天,这种由盛至衰的反差,会让人们格外产生一种萧瑟、寂寥的感觉。就像一个活蹦乱跳的健康人,突然得了某种疾病,不能走路了,一般人都是很难接受这个事实。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人们接受了这个人的突变,把不能走路已经当成一种既定事实之后,接受起来也就习以为常了。这也许就是人们对于秋天的感伤比冬天更显强烈的原因吧。

同时,秋天草木的凋零,秋天所产生的冷落、萧瑟、凄冷...万物衰败的景象,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产生对于生命的无常和生命的落空的悲哀,让人在生理上生发出清寒之感,从而引发人们心中的种种悲哀之情。

“心上秋”合成“愁”

秋风抽空了草木最后一丝欲念,年华老去、生命枯萎成了人们心中最主流的意象。

秋天容易引发人们的伤感,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感到伤感,这个“人”也是有所限定的。

秋风卷起飘零的落叶漫天飞舞时,在那些天真活泼的孩童眼中,不过是金色蝴蝶在空中飞舞。

而对于青春健壮的少男少女们,他们大约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

即便心中有些许烦闷,在成年人看来也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纵然有丝丝郁郁寡欢,也多是青春期躁动的懵懂。

少年们的忧愁,多是苦于对明天未知的憧憬,是欲望太多无法满足的愤懑,是欲得而未得,欲求而不能求,欲爱而不被人所知的苦恼。

而秋天真正愁苦的本质,不是对这一特定时间的感伤,而是对生命凋零的哀叹。

“路已近时方觉远,人因垂老渐知秋。”

那是一种对于人生过半之后,或醒或悟反思,是对逝去的青春的追忆,是或错过或失去的遗憾,是壮志难酬的怅然.......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那是精力充沛的壮年一去不复返,身体衰老的各种表现渐渐陆续出现,而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生活,压得人无处躲藏......

不敢也不愿回看曾经那个勇敢无畏的自己,因为肩头已经背负太多责任与压力;无暇顾及那偶发的哀愁与犹豫,或许假装坚强的隐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心若向阳何所伤”

“心上秋”合成“愁”,其实,“愁”是一种很私人、很主观的情绪。

同样是秋风秋景,在不同眼界、胸襟、格局的人的眼中,可能就会另有一番天地,比如毛主席笔下很多篇写于秋天的诗作,喷涌而出不是“悲秋”而是“颂秋”: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

......

他在创作《采桑子·重阳》的时候,实际上正处于逆境之中,失去了前委书记的职务、游击战术被批判、身患疟疾缺乏治疗.......

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正在养病,重阳节到来,意味着秋意渐浓,秋风渐紧。

看着院中盛开着金黄色的菊花,在这样一个把酒临风、月下赏菊的秋日,尽管在他病中,但是他却没有像古人一样“悲秋”,而是一扫秋天萧瑟颓败之气,用壮阔绚丽的诗境,开阔振奋的激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评论中国古诗词时曾经对“悲秋”有过这样的评论,“悲秋”反应的是悲哀的诗人所见的悲哀的世界。

是的,秋天的景致,确实有萧瑟、寂寥的落寞,但是也有秋天丰收的喜悦,也有秋高气爽的辽阔啊!

若是心中悲苦,看到的景致自然悲苦,而若是心中充满阳光,那么秋冬又何妨?!

这也是刘禹锡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传千古的原因吧!

最早的悲秋的作品出现在战国时期楚国人宋玉的《九辫》:“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真让人悲伤啊,这秋天的气息,草木变黄枯败衰落,天地之间一片萧瑟。宋玉开启了悲秋文学的先河,成为了“悲秋客”,而悲秋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文化传统。

“秋风萧萧愁杀人”、“万里悲秋常作客”、“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历代文人骚客们的经典“悲秋”文学,更是将自然界的“秋”景与人类心理上的“愁”情,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虽然古人们沉溺于凄迷哀凉的“悲秋”情绪之中,但“心若向阳何所伤”!

也许换一种心态,换一个角度,我们就能够发现秋天的美,就像大文豪苏轼在《赠刘景文》中所说: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46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