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长沙晚报掌上长沙
长沙晚报评论员傅小松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歌咏的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劳动。
农历四月,即公历之五月,正是农事繁忙的季节,也往往是工矿企业火热生产的时节。五月的第一天,正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劳动,这是世界上最朴实又最耀眼的字眼。劳动节,是世界上最平凡又最伟大的节日。
这是一个真正普天同庆的节日。妇女节、儿童节、青年节等,只属于部分人群。唯有劳动节,不分国籍种族,不论语言文化,也不论男女老少,几乎囊括了全人类和整个人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光荣的劳动者。
多年前的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年,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召开会议,决定将“五一大罢工”纪念日定为国际劳动节,成为全世界劳动者共同的节日。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将5月1日确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制度以及“全国五一劳动奖”表彰制度正式确立定型,前者五年一次,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后者一年一次,由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两者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最高奖项。
4月2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隆重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表彰了个集体和个人。湖南有15个集体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42名个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还有48个集体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医院的医生周志国、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焊工贾志光、省政府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的陈雯等捧回了金灿灿的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就其象征意义而言,我认为可以和国家科学技术奖相提并论。
这两大表彰,奖励的都是杰出的劳动者。或许,前者更着重在奉献精神,后者更着重在科技成果;前者更偏重于技能型体力劳动,后者更偏重于创新型智力劳动。但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无论是劳力还是劳心,也不论工农兵学商,只要是服务于人民、奉献于社会、造福于国家,都是真正的劳动者、最美的奋斗者。这两大表彰所彰显的,皆是劳动的美丽、劳动的伟大、劳动的光荣。
正因如此,这两种表彰奖励的对象,有时会花落一家。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后又荣获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为世人所熟知、为国人所敬仰的袁隆平院士,瘦削的面容、黝黑的皮肤,乍一见如同老农。年逾九旬的他,还坚持下田开展科技攻关。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一个伟大科学家和普通劳动者的统一。
这种统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叫做“耕读传家”,即读书与耕田。中国人的家风家训,往往少不了这四个字。古代是农业社会,耕田就是劳动的主要形式。中国古人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读书和劳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强调“职业不分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一副广为流传的对联写得好:“职业原无贵贱,只要安心务正,就是他剃头唱戏缝衣裳,不算低下;品格应分高下,若是任意胡来,哪怕你做官为宦当皇帝,照样肮脏。”
年10月26日,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接见了一名普通的掏粪工人,他叫时传祥。刘少奇握着他的手,说了一句时至今日还被人们传诵的名言:“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
什么是正确的劳动观?什么是正确的职业观?刘少奇同志这番话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劳动的内容和职业的形态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在农业时代,劳动就是种田耕地;在工业时代,劳动就是做工生产。如今在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下新型劳动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古人所说的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远远无法囊括;劳动和劳动者的概念和形象也完全突破传统观念,正被重新定义。
我们注意到,今年的五一劳动奖,已开始突出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三新”领域的从业群体,包括投身“互联网+”优化传统产业、智能制造、无人机研发的科技工作者,从事5G通信、大数据应用、现代物流等的劳动者,可谓与时俱进。
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文明的进化史。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但这只是动物的本能活动,只有人类学会了劳动,或者说是劳动使人类完成了“人猿相揖别”,是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
约三百万年前,原始人类学会了第一种劳动形式:打制石器,进入旧石器时代。直到约一万年前,人类才有了第一次“灵光一闪”:学会使用磨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
这种“灵光一闪”,其实就是劳动工具的改进、劳动技能的提升。从此,人类发展获得排山倒海般的力量和几何级数的加速度,从茹毛饮血进入到文明时代、科学时代。
数千年前,人类进入金属时代,包括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数百年前,近代科学产生,不久人类步入工业时代,包括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七十多年前,人类跨入计算机时代,随后进入信息时代。
我们这一代劳动者,有幸经历了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跨越,见证了两个时代的碰撞与交接。
这一跨越,用今天最时尚的术语来说,就是从“制造”到“智造”。
我们脚下的长沙,也正在由“制造之都”向“智造之城”转变。近年来,以工程机械为代表的一场深刻智能化变革正迅速展开,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终端、自主可控及信息安全产业等新型战略领域,陆续成为长沙智能制造发展的方向。据悉,已有13家企业被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14个项目获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和新模式专项,长沙的国家智能制造项目数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智造长沙”,正在中部大地快速崛起。
从“制造”到“智造”,对于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自然是更进一步、更上一层了,但都离不开这四个字:“心灵手巧”。
“心灵”,是指动脑能力;“手巧”,是指动手能力。“心灵”偏重于基础科学研究,“手巧”偏重于技能技术实践。对于劳动者个人而言,“心灵”与“手巧”可能有所分工,但对于科学共同体、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却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偏重于理论物理。他与李政道合作,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定理”。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实验物理女王”吴健雄,用她神奇的手证实了这个石破天惊的理论。
爱因斯坦是擅长“思想实验”的天才,他于年提出广义相对论,并预言了黑洞、引力波等不可思议的存在,展示了人类理论思维的极限。但最完美的理论也需要实验和实践去证实。整整一百年后,美国的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以接近极限的灵敏度捕获了来自宇宙深处的引力波。
当“心灵”结合“手巧”,才是完整的劳动。当“心灵”遇到“手巧”,便产生了一项项文明成果,便诞生了一次次人间奇迹。在我们长沙,超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列车三项有世界影响的科技成果,哪一项不是“心灵”与“手巧”的最佳结合呢?
这个伟大时代,我们既需要“心灵型”的科学巨匠,也需要“手巧型”的大国工匠。
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火红的五月,青春的五月,激情燃烧的五月。让我们致敬劳动,致敬光荣的劳动者,致敬最美的奋斗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