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苍鹰他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中亚王朝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任艳
一提起我大宋朝,就难以绕过盘踞在北方,由契丹民族建立的辽朝。辽朝不仅霸占着燕云十六州,还在其全盛期的年,大摇大摆长驱直入到大宋腹地,吓得宋真宗差点南逃,不得不签下《澶渊之盟》——每年以宋给辽十万两银子、二十万匹绢作了结。
然而,辽朝也难以摆脱由盛转衰的命运。自其内部的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于年建国金朝起,辽朝就走上了末路。年,在金朝的凌厉攻势下,辽朝的末代皇帝——天祚帝吓破了胆,匆匆任命几人留守辽南京(今北京)就仓皇逃跑了。就在这种群龙无首的混乱状况下,一个名叫耶律大石的人毅然而出,开始了他为辽朝力挽狂澜的历史使命。
一、一波三折
耶律大石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从小好学,能骑善射,精通汉、契丹文字。28岁时,大石考中进士,成为《辽史》记载中,辽朝唯一的一个契丹族进士,从此进入辽朝的政治核心。年,辽天祚帝逃跑,一下子人间蒸发没了消息,而南京此时正受金、宋夹击,为了稳定人心顽强抵抗,当时任辽兴军节度使的耶律大石,带头拥立南京留守耶律淳(天祚帝的堂叔)为帝,即为北辽。
耶律大石被任命为军事统帅,负责保卫南京,北抗金朝,南抵大宋。看到辽朝一片混乱的大宋,认为这是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大好机会,出兵二十万跨过黄河,直逼南京。可是,任谁也没想到,怎么看都是形势大好的北宋军队,竟然被苟延残喘的北辽打得找不着北,大败于白沟河。后来强攻到南京城下,仍被击溃,耶律大石的军事才华初露锋芒。
然而,耶律淳登基不到百天就病故,加上北边居庸关失守,金军杀将而来,北辽终难以为继,一心想重振辽朝辉煌的耶律大石也顾不上许多,顶着“另立皇帝”的罪名,率部直奔内蒙古去了。
原来,天祚帝还没死,而是在完颜阿骨打的穷追猛打下,逃进夹山(今内蒙古大青山)躲了起来。耶律大石得到天祚帝的消息,便投奔而来。果然,一见面,天祚帝就一顿斥责:“我还在,你怎么敢另立耶律淳?”大石坦然答道:“当时情势危急,即便立十个耶律淳,都是太祖的子孙,岂不胜于向他人乞命吗?”一句话,辽朝不能被灭。天祚帝语塞,思虑片刻后赦免了大石,任命其为都统。
找到组织的耶律大石带队与金军厮杀,在居庸关一战中,不料战败被俘。金太祖慧眼识英雄,“爱其俊辩”,想将大石招到麾下,为了笼络他,还特别赐诸多财物与一美妻。然大石身在金军心在辽,佯装顺从,一次随军攻击天祚帝时,他找准机会率部绝尘而去投奔天祚帝。
再次重新归队后,耶律大石一心辅佐天祚帝,希望能重振辽朝,却没想到与天祚帝发生了分歧。一向奉行逃跑主义的天祚帝,因为大石的回归与某部的归顺,瞬间自信心爆棚,一反常态执意出兵与金对抗。这在耶律大石看来,实在无异于以卵击石,当初举国之力尚不能抗金,何况现在残兵败将?为今之计,不如养兵蓄锐,伺机而动。可天祚帝哪里听得进去,仍旧一意孤行坚持出兵。
二、一路向西
百般劝阻无效后,耶律大石看出天祚帝必不能长久,要想重振辽朝,此刻不能拼命,只可保存实力,唯一的选择就是离开。年秋,他带领亲兵骑夜遁西北,一路逃到可敦城(今内蒙古土拉河上游),这里地处辽朝西北,并未受金军攻击,兵力尚存。
果然不出大石所料,半年后,轻举妄动的天祚帝就被金军俘虏,降为海滨王,辽朝随之灭亡。耶律大石得到消息后,悲痛异常,在可敦城召开首领会议,悲壮激昂地发表了一次演说:“我祖宗艰难创业,历世九主,历年二百。金以臣属,逼我国家,残我黎庶,屠翦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尘于外,日夜痛心疾首。我今仗义而西,欲借力诸蕃,翦我仇敌,复我疆宇。惟尔众亦有轸我国家,忧我社稷,思救君父,济生民于难者乎?”
演讲过后,群情激愤,各将领无不摩拳擦掌誓死追随,很快聚集起精兵万余,战马万匹。耶律大石以可敦城为根据地,安置官吏,整顿兵马,磨砺武器。虽然担负复国重任,但大石并没有冒然出击,而是采取“待时而动”的策略,一方面发展军备,一方面拉拢西夏、南宋等邻国与部落,以孤立金朝。
可敦城畜产丰富,又远离金朝,耶律大石在这里休养生息五年,已经集结兵马达数十万,实力大增。而实力的壮大也引起了金朝的注意,金朝高层向诸部族征兵进讨大石,只因诸部族意见不统一,征讨半途而废。虽然未受讨伐,耶律大石却深以为虑,尽管他无比渴望能在大辽的旧地光复故国,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若与正处于上升期的金朝PK,自己远不是对手,唯有“养兵待时以动”才是最好的作法。
相比金朝,西边的发展空间显然更大。于是,年,耶律大石带着光复大辽的决心,带领人马向西挺进。一路上,收高昌回鹘为属国;击败尾随而至的金军;又与迎面而来的东喀喇汗王朝军队混战。行至水草肥美的叶密立(今新疆额敏)时,耶律大石决定在这里修筑城池,作为新的根据地,与民休养。他很快得到周围部族的拥护,户数一时增至4万,疆域扩大至东起土拉河西至叶密立河。
年2月5日,在百官的拥护下,耶律大石终于在叶密立城登基称帝,他将自己创建的政权视作辽国的延续,所以国号仍为辽,一切典章制度仍仿辽国旧制。史家们称之为西辽。从离开天祚帝到建立西辽,8年间,耶律大石一路向西,跋涉于沙漠中,艰难备尝,总行程达到3万里,成功完成战略转移,其胆识与气魄绝岂是常人可比拟?
三、一声叹息
耶律大石建国后,并没有忘记收复故国的初心,他继续“鞭打”,降服东喀喇汗王朝,吉尔吉斯人、康里人、葛逻禄人也相继臣服。两年后,大石又迁都到大漠中难得的耕牧两宜的富饶之地——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的托克马克东),改其名为虎思斡耳朵(意为强有力的宫帐)。此时,耶律大石的实力与往时已不可同日而语,收复故国的大业更待何时?
年4月,耶律大石派出大将率7万骑东征金朝,出征前的誓师大会上,以青牛白马祭天,大石激动异常:“我大辽自太祖太宗艰难而成帝业,其后嗣君耽乐无厌,不恤国政,盗贼蜂起,天下土崩。朕率尔众,远至朔漠,期复大业,以光中兴。此非朕与尔久居之地......
然而,现实太过骨感。荒凉大漠,战线拉长,东征行程万里,粮草不济,途中牛马多死,无奈只能勒兵而还。其后一、二年间,金朝也曾来犯,被埋伏在大漠里的西辽军队轮翻进攻,粮草断绝人马冻死,大败而回。虽然局部取得胜利,却没有实质性的战果,怀着一腔复国热血却只能遗恨终生,耶律大石仰天一声长叹:“皇天弗顾,数也!”
恢复故土无望,那就继续西征吧!大石率铁骑横扫中亚,将西喀喇汗国、花喇子模王国一一征服,卡特万会战后,更是逼迫塞尔柱王朝的势力从此退出中亚西洪河(今锡尔河)和纪浑河(今阿姆河)之间的河中地区。西辽最盛时期,领土之广不亚于辽朝鼎盛时期,继续了辽朝的辉煌。
在艰难的条件下,耶律大石率众西征,在中亚建立起一个疆域辽阔的新王朝。他的到来,不仅推动了中亚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也促进了这一地区多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他的姓名早已经成为西辽的象征,他去世多年后,西域、南宋和金朝仍以大石指称西辽,甚至西辽被蒙古消灭后,成吉思汗的谋臣耶律楚材称赞大石:“颇尚文教,西域人至今思之”!
耶律大石,如一只孤独的苍鹰,驰骋西域,时时思归却不得归,终究没能恢复故土。在他之后,契丹民族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进程中,耶律大石的那一声叹息成了契丹的绝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