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民窑青花折腰碗鹰击长空竹均楼

北京哪个扁平疣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812967.html

清朝到了雍正时期,经过两任掌权者(多尔衮和康熙)的残酷镇压,基本上肃清国内那些希望复国的明朝支持者。只是并不能压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士子文人。文人虽不能复国,骨子里还是瞧不起没有被汉族文化同化的清朝贵族。这些思想或多或少的反映在文化艺术上。今天我们介绍一件几乎没有多少价值的民窑青花——雍正青花凤过墙折腰碗。雍正潜邸的时候,为了皇位,非常隐忍低调,这一点也反映在审美上,雍正时期的官窑瓷器非常淡雅,讲究心意相通。上行下效,民窑争相效仿。附图

这件瓷器叫“凤过墙折腰碗”,如果折痕在口沿叫“折沿碗”。这是一件残器,上面布满焗钉,共有15个,还有两个脱落。一条冲线贯穿整个器物。

这件瓷器特别之处在于画面,画面是凤过墙。这里解释一下瓷器的“过墙”艺术,据说起源于日本,风行于雍正。雍正欣赏山水花鸟,喜欢把一个完整的画片一部分画在外面,一部分画里面,这叫“过墙”。其中,龙过墙在民间比较多。官窑上梅花、竹子、虞美人过墙比较多。但是,有一种花没有,那就是杏花。拜宋诗人叶绍翁“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所赐,留下“红杏出墙”这么一个典故。杏花如有花神,一定要劈了叶绍翁。还有一个几乎极少见到,那就是“凤过墙”。到现在我一共见到过三个跟我这个一模一样画片的碗,看风格是同一批器物,同一个人定烧。究其缘由这就要提到清朝初年一段不得不说的历史人物——庄妃庄太后。

满清入关,虽然接受了汉族文化,但是,很多伦理方面仍然保留了少数民族遗风。当时的庄妃与姑姑同嫁皇太极。皇太极死后,顺治继位,多尔衮大权在握,主弱臣强。按照常理,多尔衮应该继位,更何况,他本人也是根正苗红。但多尔衮一直到死没有继位。当年就有“太后下嫁摄政王”的风言风语,再加上庄太后死前的懿旨——不与丈夫合葬也不葬在妃园。虽难住了康熙,却给后世的影视剧提供了无数的素材。

太后到底有没有下嫁摄政王,历史没有定论。不过,在当年的满清,就算有也没啥,毕竟形势比人强。只是对于深受儒家思想和“程朱理学”影响的汉族文人士子来说,这简直是“遭雷劈”的节奏,不仅雷劈,还得劈个“外焦内嫩”,撒上姜末葱花可以起锅才算完事。想当年,唐代如此开放,父纳子妻还得去道观重新进修,换个文凭才能重新上岗,就这样还“脏唐臭汉”呢,这绝对不行无法接受。于是“凤过墙”出现了。这样的理解也许是我的杜撰。不过对于清初因“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能大开杀戒的清政府来说。这样的画面本来就充满着大写的“嘲讽”——我宁折不弯,文人风骨。所以,个人认为我的推测不是没有道理。

古玩本身体现的是一个“玩”字,“拥抱历史与古人对话”是每一个收藏者执着的追求。收藏不能听故事,但是古玩离不开故事。

曾经在一个群里,我还见过一件特殊的瓷器,是一个美国华裔的收藏。非常不值钱的一个小杯子,上面画着一把扇子,上面左边画日,右边画月,合起来就是“明”,这是典型的反清复明。当时我看到青花有开片,青花瓷几乎不开片,偶尔白色釉水有几条长而细的开片。只有福建德化窑青花瓷有开片,那件太粗糙也不像德化窑正窑口的器物。而福建正是当年支持“反清复明”组织“天地会”的活动地点。可惜,没有留下图片,我让朋友根据描述画了一幅图

附图

我朋友画的太好了。与原物差距比较大。原物扇子放在地上,地下有压倒的草,草也是青花。这件特别能体现“反清复明”的理念。可惜,宝主在国外,如果在国内,也许我能问问愿不愿意转让,以后办个专题“反清复明”系列。

回到器物本身,我们谈谈焗钉。附图

焗钉修补在日本叫“蚂蟥绊”。第一张绿色是日本近乎国宝级的古董——南宋龙泉窑梅子青碗。国内和国外对于古董喜欢方式不一样。中国人更喜欢完美无缺的古董,如果碎了,价格大打折扣。日本人却觉得那是历史的印记,反而弥足珍贵。马未都就曾经遇到过一个美国白人,从中国收走了几百件焗钉修补的瓷器。所以我这件修补瓷器在国内几乎不值钱。不过,它的历史意义远大于收藏价值,我很喜欢。第二张图片圈足火石红非常标准,可以作为鉴定火石红的比对标准。第三张,焗钉旁边刻了一个“中”字。我想破脑袋没想明白为什么在这个位置刻一个中字,是希望恢复中原文明吗?第四张碗底有一个“花押款”。“花押款”出现在明代,一直到清,大多数“花押款”在底足,康熙时期特别多。在一些玩瓷片的圈子里,瓷片中以完整的动物花押款为贵。把瓷片修补规整,穿上项链,一般能卖好几百上千。

亲爱的朋友,民窑到今天封笔完结,下一期写官窑。各朝代官窑都是重器,需要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学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66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