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青海山鹰机械厂,一座不朽的
6月16日清晨,云层低垂,雨下得淅淅沥沥。
乘车从西宁出发,高速公路两旁美丽的景致从车窗里快速闪过,巍峨高山在后视镜里渐行渐远,宽阔平坦的公路上车流如梭……
出了京藏高速公路(G6),沿着国道一路疾驰,经过2个多小时车程,便来到坐落在青海湖畔的“八七四分厂”——山鹰机械厂。
矗立在湖面的中国鱼雷发射实验基地展馆
这是新中国第一个鱼雷发射试验基地,上世纪60到80年代,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热血男女青年为了祖国的鱼雷事业奉献青春、艰苦创业,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诚团结、无私奉献”的“山鹰精神”,铸就了我国海防事业发展不朽的历史丰碑。
今天,这里已经成为人流如织的著名景区,名为青海湖二郎剑景区。
穿过景区大门,向湖边走去,习习凉风迎面袭来。在景区的浮桥、观鸟台和码头上,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依然热情不减,纷纷举起手机,留下与青海湖的合影。
“这是个鱼翔浅底、鹰击长空的美丽景区,我在这里感受到了生态的和谐。”来自北京的游客王瑛弢激动地说:“在欣赏美丽景色的同时,我了解到这里还有一段让人为之振奋的红色记忆,听说这个地方是我们国家第一个鱼雷发射试验基地,新中国海军的利器鱼雷,就是在这里完成了一次次的发射实验,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个人。”
站在码头望向烟波浩渺的湖面,可以看到不远处一座孤零零矗立着的两层红砖楼房,它的底部是钢构,延伸到湖底,楼房顶部红色的“中国鱼雷发射试验基地”字样格外醒目。
载着我们的快艇高高昂着头,嘶吼着向湖面上的这座“孤岛”疾驰而去。沿着扶梯走进试验基地,墙面上一张张老照片和不同型号的鱼雷模型,似乎向人们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代代热血青年从祖国各地聚集到青海湖畔,住在透风漏雨的“干打垒”房子,吃着半生不熟的馒头,为祖国海防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从年9月24日成功试射第一枚鱼雷起,到年“八七四分厂”完成历史使命光荣退役,基地共成功试射多枚鱼雷,为我国海军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85岁的林廷杰,是“八七四分厂”最后一任党委书记。再次登上以当年鱼雷发射台为基础建成的“中国鱼雷青海湖发射试验基地”展馆,他百感交集。“这是当时省里的领导和我们的合影;这是我们一批的同事……”指着墙上一张张黑白合影,林廷杰有些激动。
“山鹰载史册,伟业壮军魂”。离开时,林廷杰从他鼓鼓囊囊的黑色提包里,取出三幅字画,赠送给展馆,作为建党周年时给“山鹰机械厂”的礼物。
“一代军工人,为了鱼雷试验,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诚团结、无私奉献的‘山鹰精神’,历经20多年艰苦奋斗,通过数千次的试验,为我们国家的海防事业作出了贡献。”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处长陈德辉感慨地说:“现在,这个基地依旧伫立在青海湖畔,见证着国防海防事业的发展壮大,我们要进一步挖掘、传承、发扬‘山鹰精神’,持续保护好青海湖生态的‘绿色’,赓续好‘山鹰精神’的‘红色’血脉。”
在展馆,同行的李兴实老人指着墙面靶场生产交验流程图,回忆起他曾经在调试车间度过的那段岁月。他年轻时在这里担任减压器燃烧室班组长,带着一群和他一样稚嫩的工友,践行着这份神圣使命。
对于那段岁月,李兴实用“苦乐相伴”来总结。苦的是,住在“干打垒”的房子,早上起来,被子粘到墙上;一年四季吃得最多的就是白菜、萝卜、洋芋“老三样”;一年有三百多天见不到家人,即使回家探亲,也不能说自己在哪里、做什么。乐的是,为了同一份信念,求知若渴,跟着师父学到一身本领,和大家一起攻克一道道高精尖的科研难关,为国家作了贡献。
今天,湖面上这座不起眼的二层小楼,依然诉说着基地曾经的光辉风貌,见证着国防事业不断壮大的光荣历程。经过青海湖人对展馆的不断打造与开发,如今,它已成为高原明珠上一个闪亮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