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薤山之红军村澎湃在线
01
一进薤山,我就紧张。车子在悬崖上盘来盘去,鄂西北的沉郁苍茫就像大江大河的湍急涌流,冲得你头昏脑涨,甚至连树木在风中的摩擦声、发出的呼啸声也是苍茫的。偶见山沟里有户人家,感觉万分孤独。红军村就在薤山南坡的深坳里。虽然已到三月,高山上仍旧很冷,看得出一些野山樱、山杏儿都像还没睡醒一样在星星点点地眨巴着眼睛。
车到南坡时已近中午,太阳从云层里射出来,山风也更硬了一些,飕飕吹,橡树、响叶杨的枯叶飘落,如苍鹰的羽毛。远处的山峰,几乎要擦破天际。路尽头是逼仄的断崖,一排白色的二层楼房紧紧地贴在崖子上,让人眼前一亮。
大薤山(资料图片)
当地人告诉我,这是红军村近两年才建成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村委会。我数了数,有三十几间,崭新崭新的。部分贫困户已经搬进新居,经过时,响亮的说话声、笑声从屋里传出来,叽叽喳喳的,显然带着他们生活的热度。门上的春联红彤彤的。这么说吧,村委会就挨着安置点,跟村民们是隔壁邻居。近旁,修建了一个很洋气的公共厕所。
村主任李守福说,村民们刚搬来不久,工作和生活才刚刚开始。的确,电线是新拉的,自来水管还闪耀着光芒,村委会与安置点交会处堆着好大一堆没用尽的料,或许等搅拌好了再粉刷到墙上去。
02
红军村属鄂西北革命老区,原来叫薤山南坡,
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这块血染的土地才改名为红军村。
据谷城县志记载:“年5月,贺龙、柳直荀率红三军第七师、八师主力进入谷城地区,上大薤山帮助豫鄂特委和谷城县县委整顿地方武装(主要是大刀会),组建薤山红军游击队,在鄂西北地区树起了第一面‘中国红军’的大旗。当时游击队总司令部,就设在薤山南坡(红军村)的陈家院子……”
在大薤山,现在最出名的就是陈家院子了。李守福往前指了指说,那院子还在,就在前面那个山坳里,几间黄泥黑瓦的老房子。我站在大山之中,有些恍惚,除了树和云朵外,什么也看不见。
其实,年我就来过红军村。那年夏天,襄阳市委宣传部为拍一部反映鄂西北革命老区的专题片而前往该村,我前去采访。
年,少数的老红军还活在世上,在大薤山周围,如红军村、苏区村、石门村、断石口村等都还有,那时候他们大多已七十多岁。30年过去了,他们复归尘土。后来,我到谷城县史志部门翻阅资料,想寻找一点儿当年他们活动的历史场景,可惜字里行间的过往片段,语焉不详。
03
山坡下的橡树林里,有个人在埋头挖地。砰!砰!山谷传出响声,开始我还以为是谁在放枪呢,原来是他的镢头碰上石头了,因用力太猛,导致火星四溅。“挖地呢?”我颠颠儿地跑过去,弯下腰,想跟他聊聊天。没想到,那人也跟他的镢头一样火星四溅:“哪儿来的地挖哟,没见这都是石头嘛!”慢慢地,他的表情舒缓开来,仰脸望着我说:“准备在石头缝里种点儿魔芋。”一个典型的山里汉子,黑,瘦,眼睛发亮,高卷的袖管里露出来的胳膊结实有力。山坡有些陡,他只能曲着前腿,后脚牢牢地蹬在一棵枯树上,以支撑倾斜的身体。
我好生奇怪,明明是山阴坡,又在茂密的树林子里,常年不见阳光的,怎么长魔芋?他疑惑地望望我,好像比我还奇怪:“魔芋喜阴嘛!”他索性提起镢头,不挖了,三步两步上到坡上来。坡上就是他家,三间青砖红瓦房。屋不大,但也像才修建过的,清清爽爽的,屋脊、房檐、门窗都做得灵性讲究,墙上贴有半截白瓷砖。
薤山女儿峰(资料图片)
汉子叫王军宝,上世纪80年代的退伍军人,曾在城里打工多年,也做过小生意,但最终还是回到山里来了。
从王军宝门口转过去,左拐,下一道陡坡,就绕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了。黄桂芝家刚摆好桌子,准备吃饭。我们的突然造访,让她有点儿慌乱。她忙说:“没得啥菜,要是不嫌弃就一起吃点儿?”她家来了好多客人,一屋子人,全是中老年人。知道了我们的来意后,大家都赶紧站起来,抢着说话。你一句,我一句,说了一大堆话。老年人方言重,乱哄哄的,听得我一头雾水。
后来,我不得不单独把黄桂芝叫到门外聊。黄桂芝也是老人了,65岁。她说,自己一身病,腰坏了,脖子里有根大筋(动脉管)一直跳,去很多地方看也没看好,盛、医院都去看过,看不好,“做不成啥了,以后就靠娃儿们、靠政府哩!”我问她:“你楼上,还有前面的那几家子,怎么都‘铁将军’把门了,人呢?”她说:“哦,人哪,有两家下山到石花(石花镇)、谷城哄孙子去了……”
04
大薤山位于襄阳与武当之间,方圆百里,主峰女儿峰海拔米。单就风景而言,绝不亚于武当山和庐山,值得心怀高远的人来此登临,以壮情怀。特别是在天气晴好的时候,站在女儿峰上可观日出,往西北望去,汉水自群山中蜿蜒而来又浩荡东去。山上的气温常年偏低(年平均12度,夏季最高22度),即使在暑热天上山来,只穿短袖汗衫也吃不消,夜里得盖被子。
游览、避暑或者作短暂的停留休闲,大薤山绝对是个好地方,但要长久居住就不太适宜了。李守福从多年的扶贫实践中总结出易地扶贫搬迁所必需的三个条件:一是路通,二是有可耕田地(或有其他可供就业的产业也行),三是有充足的水源。三者缺一不可,但在鄂西北这样的深山老林里,要找到这样的地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自大薤山流下来的藤子沟河,经过一个冬天,水量减少,快成一条干沟了。堆满河床的白花花的大石头、石条,比门板、比屋还大,如巨兽般有着一股向山下冲的凶猛,而此刻潜隐在“巨兽”身底的淙淙细流,显露不出一点儿荡漾的影子。鄂西大地的干涸苍黄,自古亦然,却也不总是缺水,只待六七月雨季一到,众目睽睽之下,又将是另一番狼嚎狮吼景象。
来源:襄阳晚报
作者:谢伦
原标题:《大薤山之红军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086.html